团结报 2021-04-30 17:20:07
黄兴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1874年10月25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1916年10月31日逝世。黄兴少时饱读诗书,满腹才情,投笔从戎,献身革命后,他仍然诗情勃发,每当革命的关键时刻,他都要写下自己的感慨,这些诗作展现了黄兴革命生涯中的革命精神。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为之奋斗的革命终于见到了曙光。此时,正在香港养伤的黄兴闻讯后,立即绕道上海赶往武汉,被推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行前,他写成一诗《致谭人凤》:
怀锥不遇粤途穷,露布飞传蜀道通。
吴楚英雄戈指日,江湖侠气剑如虹。
能争汉上为先着,此复神州第一功。
愧我年年频败北,马前趋拜敢称雄。
谭人凤,湖南新化人,广州起义失败后受黄兴委派,与宋教仁等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在长江流域发动革命,是武昌起义的播火者和组织者之一。
此诗表达了黄兴在广州起义挫败之后,得武昌起义捷报飞传之情,对谭人凤等人的敬佩之心。露布,也称露报,指公开发布的文书,汉代开始多用于发表军事捷报。相传黄兴当年常配一印,印文为:“上马杀贼,下马草露布。”此诗也体现了黄兴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热爱祖国的情怀,可以看出他顽强的革命意志和坚定的胜利信念。
卅九年知四十非,大风歌好不如归。
惊人事业随流水,爱我园林想落晖。
入夜鱼龙都寂寂,故山猿鹤正依依。
苍茫独立无端感,时有清风振我衣。
这首《回湘感怀》是在1912年4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迁,黄兴任南京留守后,6月辞职,10月25日从上海乘舰返回湖南,适逢39岁(虚岁)生日,大江夜航,感而有赋。其时辛亥革命已经完成,虽是袁氏当权,但共和体制毕竟已经建立,黄兴遂有功成身退、归隐家山之志。抵长沙后,黄兴受到家乡数万人欢迎。学生集体高歌:“晾秋时节黄花黄,大好英雄返故乡。一手缔造共和国,洞庭衡岳生荣光。”表达了家乡人民对黄兴的热爱和景仰,对他的革命功绩予以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在家乡凉塘小住一段时间的黄兴,于是年12月16日,告别凉塘,又踏上了他的革命旅途,从此再也没有回来。4年之后,黄兴病逝,章太炎以“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一联挽之,给予他高度的评价。1917年4月,黄兴的灵柩被葬在岳麓山。(刘永加)
责编:邓玉娇
来源:团结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