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岗 朱剑波 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2021-03-12 10:17:27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打铁作为一门古老的手艺,已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在卢阳镇上黄门老街,有一间老铁匠铺子,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打铁工艺。今年65岁的铁匠廖卫生,用精湛的手艺打造出了一件件实用的铁制用品,深受广大市民喜欢,四十多年一直坚持下来,既是谋生,也是传承。下面就跟随我们的镜头去了解这位铁匠。
清脆的打铁声从一间低矮破旧的瓦房中传出,一位高大年长的大叔,正翻打着铁砧上的撬棍,火花四溅,一锤一锤地敲打在钢铁上,场面十分壮观。正在打铁的正是卢阳镇新廖村村民廖卫生,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打铁工艺,靠着这门手艺维持生计。
一个火炉、一个铁桩、一把铁锤是廖卫生打铁的工具,看似简单的工艺,实际上还蕴含着很大的学问。廖师傅告诉记者,打铁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控火候和控制力度,如掌握不当,就会导致打制铁制品的原材料作废。廖师傅说打铁是他的事业,几十年如一日,没有力气不能打铁,没有胆量不敢打铁,没有吃苦耐劳精神不可打铁。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每逢火炉生火时,那几斤重的大锤抡番起落,需要超人的力量与气度。
这些年,廖师傅靠着这门手艺,吸引来不少慕名而来的客人。他说现在单独打造铁器的人很少了,一般都是当地村民的农田工具买来不好用了,拿到这里进行加工改造,或者打造其他的生产生活用具。只要来过他这里打造的,都会为他的好手艺竖起大拇指。
市民 朱冬:廖师傅的手艺很好,他从他父亲那里学的,到他这代都两代人了,他儿子也在学,那就是三代人了,这手艺可以的,我们有些用具都是在他这里打的。
市民 朱进杰:大家都很认可他,技术和质量都很过硬。
廖师傅说,每打造一个铁制用品都要花上好几个小时的功夫,只有精打细磨,才能打出好产品。如今,纯手工的铁制品工艺渐渐地被机械化所取代,铁匠这一职业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保留下来的已为数不多。廖师傅坚守这门手艺四十多年,用爱岗敬业诠释“工匠精神”,着实让人钦佩。(朱文岗 朱剑波)
责编:杨雨晴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