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湘视频道 2021-03-30 16:36:57
文/图/视频/朱珍 李泓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从长沙市区沿芙蓉大道往湘阴方向驱车行驶约40分钟,便来到望城区桥驿镇白石村。这里远离城市喧嚣,山林掩映,微风徐徐。这片小山村,淡雅、纯粹,如同美酒凝露,显露出乡间幽雅本色。

江南水乡白石村。
白石村背依黑麋峰,东接汨罗,东西横跨芙蓉大道,坐拥城乡美景。远远望去,村落池塘点缀于青瓦白墙间,乡间美丽屋场风情尽显,俨然一副美满和谐的宁静图景。2020年,白石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白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
以往的白石村,村里道路泥泞,出行不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乡村振兴政策支持下,白石村以党建引领,乡贤带头的形式,按照“庭院、菜园、水体”三标准,对基础设施提质改造、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并汇聚村民意见,构建村户集群,村民自发捐赠,形成了区级示范、市级美丽的莫家庄屋场。

进入莫家庄屋场的乡村道路。
走进美丽的屋场,统一装饰的生态护砌围栏排列成行,将一块块农田、水塘分隔开来,井然有序地修饰着乡间小道;化粪池,隔油池,堆呕池三级净化池,用砂石+泥土,沉淀出干净的优质水体;各式各样的人工湿地如同点缀在屋场内的翡翠,容显出自然和谐美;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穿插其中,村民们悠闲散步,饭后茗茶笑谈,安居乐业。

莫家湾屋场户外宣传栏。
白石村莫家庄屋场委员会主任、望城“最美社会贤达”周水林,已年逾七旬,却精神矍铄。他几十年如一日,关注村内民生生活,热心社会公益。村民们至今记得,他在村内修路、捐苗、修剪苗木,还个人出资安装路灯,承包路灯电费。种种善举,他只管付出,建设家乡,不求回报。

绿树环绕的民居。
2013年“美丽乡村”建设时,本应该退休享乐的周水林老人,自发带领组上的村民开展沟渠改造,从自家的苗圃里捐出几百颗苗木,自掏腰包购买了一百多个垃圾桶分给其他组民,教大家爱护环境。后来村上涌现出更多的“最美庭院”,见证着最美乡贤这段退而不休的奉献生活。

垃圾分类。
正因为有周水林这群乡贤的积极带动,建构起连接民风民情的纽带,白石村决定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金种子”屋场建在莫家庄。如今的白石村,依托于美丽屋场,村庄品质大大提升,村内产业发展步步向好。

莫家庄屋场民心亭。
依托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白石村的旅游业逐渐迈上新阶段。游客们亲子同行,或驻足于乡间民宿茗茶,尽揽荷塘风月,或采摘葡萄草莓,口呷风味龙虾,品读宁静淡雅的乡间民俗风情。浮躁的心也逐渐沉静下来,静静享受着唯美的乡间生活。

白石村公共服务中心。
驱车驶入长沙城区,眼前碧水微波荡漾,林间树影微微闪烁,目光所及,美丽的屋场在灵眸间逐渐远去,却在记忆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个个屋场,正以山水为笔,以生活为墨,绘就着一幅乡间幸福画卷。
责编:马俊达
来源:湖南日报·湘视频道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