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蓼村:融于江南水乡的农业公园

  湖南日报·湘视频道   2021-03-31 15:20:57

//视频/朱珍 李泓

从长沙市区出发,沿芙蓉北路,一路向北,驱车行驶约1小时便来到望城区茶亭镇苏蓼村。此处绿树环绕,湿地遍布,湖泊装点,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水产之乡”,江南水乡风情尽收眼底。

民居点缀在湖泊之间,苏蓼村呈现出一片江南水乡景象。

茶亭镇苏蓼村地处长沙市望城区西北端,与湘阴县接壤相邻,拥有耕地五千多亩,水面两千多亩,属半丘陵、半湖区。2020年,苏蓼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和市级环境整治示范村。

通往苏蓼村的村道绿树掩映、整洁宽敞。

近年来,苏蓼村成立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小组,以试验区牵头,规划建设农业公园,既美化了环境,又保护了生态资源,打造出宁静清幽的生态家园。同时,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湘莲种植业,村民们致富增收的同时,又享受着优美的生态风光,保留着淳朴的生活质感,生活宁静、充实、美满。

铁炉湖水库肩负着望城、湘阴相邻几个村的农田灌溉。

走进苏蓼农业公园,篆刻了几个大字的牌坊高高挺立,道路两旁排排绿树繁密,形成一条独特的“绿树长廊”。乡道笔直挺拔,顺畅平坦。苏蓼村推进道路提质改造与入户公路硬化、绿化,路旁植物与村庄道路风貌相得益彰,乡间独特的绿化景观带由此形成。

农业公园牌坊矗立在苏蓼村口。

苏蓼村打造出各类小憩园,健身广场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休息锻炼去处,田园风光和乡村风貌互为补充,别具一番生活风味。建在铁炉湖水库旁的农耕广场是村里举行各类活动的地方,也是村民休闲健身的场所。平日里,村民们早晚聚集于此,唱着花鼓戏、跳着广场舞,三两孩童在一旁追逐嬉闹,气氛热闹温馨。

村民们在农耕广场休闲娱乐。

依托于基础设施建设与道路美化,苏蓼村既保护了山水田林自然风貌,又助推产业发展蒸蒸日上。这里气候湿润,孕育出适合鲌鱼生存的自然环境。由此,苏蓼村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在白泥湖养殖鲌鱼,助推产业化发展,促进了村民腰包渐渐丰裕。

水产养殖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

得益于村内大力支持,湖南白泥湖高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此扎根,采用新型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圈养”模式,带动三十多位村民参与鲌鱼养殖,村民年收入可达五万。每年丰收的渔业,转化成村民们脸上的笑容,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环湖泊建设的美丽屋场。

在苏蓼村深泥湖屋场,一百多亩湘莲平铺在荷塘里,如同少女,随风摇曳,风姿绰约。三月,正是挖采莲藕的时节,个头饱满、色泽亮丽的莲藕探出脑袋,攀上运送车,被送往长沙各地的餐桌。苏蓼的莲藕口感粉嫩,无论清炒还是炖汤,食后唇齿留香,令人难忘。

湘莲是苏蓼村的重要产业之一。

“我们村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推进美丽屋场建设。村民自发捐资46万余元建设屋场,目前已完成整体规划,屋场基础设施基本完备。还引进了各类养殖基地,带动了每家每户至少增收两三千元!”苏蓼村党支部书记余演欣慰地说道。

苏蓼村志愿者在行动。

江南水乡风光悠悠,农业公园韵味十足。苏蓼村吮吸着大自然的“金枝玉露”,展露出乡间的低调优雅,将其转化为自身发展的法宝,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中,孕育着乡间村民们生产生活的幸福。

责编:马俊达

来源:湖南日报·湘视频道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