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景观 2020-08-21 10:54:30
冯仑说:“城市高架的下半身暴露了城市的品位。”高架下,需要的不仅仅是流浪汉的栖息地和停车空间。
大家见过的高架下的空间都是什么样的?是堆满废弃物的空地、长满杂草的荒地?▼
还是奇葩的存在▼
估计见过最多的是被当做停车场▼
以及部分人的“面壁思过”之地▼
通常来说,桥下面还真是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地方,因为这个空间实在是鸡肋,一方面有高度限制,另一方面又挡光。近些年,随着城市改造,尽可能的优化城市“剩余空间”,桥下空间设计也日益成熟。
先来看一个早期项目,这是一个位于阿姆斯特丹旁边一个叫做小镇, Koog aan de Zaan他们的小镇被一条穿越的告诉公路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市政厅,另一个部分有一个教堂。为了连接这两个重要的区域,他们决定在桥底下盖点东西。
于是他们盖了:一个停车场
一个小超市
一个人工湖
一个滑板场
一个篮球场
设计图
从这个设计我们可以看到其实高架路的桥底如果被合理的利用,还是可以产生相当大的剩余价值的。至少,不用盖屋顶了。
我们见过各式各样的桥下空间,基本也是这几个功能划分。要么是口袋花园,要么是运动场所。
这是LMTLS在韩国首尔的红叶河畔,设计的一座名为“wave scape”的起伏结构,这个连续起伏的波浪状景观限定出了多种新型的城市空间,包括室内和室外。
这是韩国首尔市内的一处立交桥下空间的改造,更加细分空间。
▼桥下空间
▼别致的“屋顶”结构
“屋顶广场”利用了高架桥下部的高度,做了夹层平台,原来的高大空旷的空间在屋顶元素的作用下形成了新的公共空间。
▼“屋顶”广场
▼休闲台阶
▼休闲运动区域
▼傍晚的户外露台、咖啡馆
▼华灯初上的露台
你看除了设置水泥锥,
桥底下也可以有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设计展现更多包容。
这是设计师Fernando Abellanas在瓦伦西亚的一个大桥底下建立的工作室,不得不respect,当然没有一定胆量的人估计不敢这么“肆意妄为”。
责编:王铭俊
来源:拾光景观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