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3-20 12:29:5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0日讯(通讯员 陈竹)周末,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学院学生伍仁博和往常一样,作为社区防疫志愿者在小区门口执勤,进行人员登记、测量体温、指挥交通等工作。2月17日开始,因为学校实行线上教学,周一到周五被学习日程排满,伍仁博必须调整自己的时间分配,志愿工作集中在了周末两天。
伍仁博的“身份”很多,战“疫”先锋、大学生士兵、毅行骑手……他大学一年级就选择应征入伍,这使他比同级的学生大了两岁,“大伍”的名字也就这么叫开了,“每一个认识大伍的人,都会被他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和昂扬向上的青春活力所感染。”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仁凯这样评价。
战“疫”先锋
选择当社区防疫志愿者成为战“疫”先锋,对伍仁博来说太正常不过了,“我爸说,无论是作为社区公民还是党员,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参与社区志愿工作,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他们全家因此都成为了小区的志愿者。

(伍仁博在社区志愿服务)
伍仁博所住的小区50%的住户为外来租客,流动性很高,两公里远的临近小区已经出现了一起确诊病例,伍仁博经常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大意,“最难的不是天太冷体温枪测不准温度,而是要和小区的大爷大妈耐心解释目前的形势有多严峻,查体温查证件都是必须做的防疫措施。”
他执勤的地点在小区门口,临着高架桥,处在两栋居民楼之间,是个“风窝”。虽然没有下雪,但大风天北京的气温已经接近零度,室外站个半小时脚就冻木了,伍仁博很少进入执勤岗亭休息,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军人意识早已刻骨铭心,“部队教会了我,在位一分钟必定发光六十秒。”
大学生士兵
“大伍”入伍是在大一,他主动把服役地选择在最艰苦的边陲、新疆阿克苏某部。服役期间,伍仁博改变了许多人对90后城市大学生“温室成长”的偏见。
他以各科目全优良的成绩通过新训,并在新训结束的授衔仪式上代表全连新兵发言;被连队推选为新训骨干,担任新兵班副班长;圆满完成了制作新兵纪实录像任务,由他执导拍摄制作的微电影《逐梦》在全团新年晚会上展播,并完成全师《战伤自救互救》科目示范视频的制作工作……

(400米障碍训练)
后来,伍仁博还出色完成了青海藏族战友的普通话和汉字教学任务、陆军野外驻训营区示范任务、库尔勒国际军事竞赛安保维稳任务、全团《步兵班攻击碉堡》科目训练示范任务、新兵带训任务和全团集训科目教练任务,在师政工网上发表通讯稿40多篇,参与的全团四会教练员集训获得全团室外科目第一名与室内科目第一名,并获得库尔勒国际军事竞赛安保维稳专项嘉奖。
“人生的意义就是要多经历磨炼。同样两年时间,在边疆,吃的苦会更多,历练也会更多,那里也需要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这是我选择暂缓学业,去新疆当兵的原因。” 伍仁博认为,展现青春最好的方式,是用青春保卫祖国。
毅行骑手
入伍经历坚定了伍仁博的人生信仰。为了进一步锻炼自己的毅力,他迷上了骑行和马拉松。
骑车是他最大的爱好。
去年暑假,伍仁博从成都出发,开始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最为险峻的318国道川藏线的骑行。这段骑行旅程困难重重,变化多端的天气、猝不及防的大雨、恶劣的住宿条件、复杂的地形路况、短缺的物资补给、同伴的车两次扎胎、超过预计的体力消耗……信念支撑着他骑行23天,途径2100公里,翻越14座大山,海拔最高超过5000米。

(骑行到达西藏)
他的骑行事迹被校内外多家媒体报道,骑行的视频被近万名同学的围观、点赞,留言。“志者不是从不失败,而是选择决不妥协”——这是他留在藏区青旅涂鸦墙上的一句话。

(马拉松、百里毅行都是磨炼自己的最好方式)
川藏线骑完了,伍仁博还想挑战更艰难的路线,从新疆到西藏的新藏线会穿过一些无人区,平均海拔也都在三四千米,相对川藏会更加艰难,更加危险。
为了这个目标,他参加了所有能参加的马拉松,一次次挑战着自己身体和毅力的极限,耐心地为新藏线准备着,“充满挑战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除了乐于做毅行骑手,为了拓展知识的广度,伍仁博还选择尝试着创业。
今年1月,伍仁博和小伙伴们一起创办的格米数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搭起了架子。起因是他们发现现有的教材循环率低,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觉得可以开发一种面向校园二手书的新型智能货柜,建立一个买卖双方直接交互的二手书流通平台。
伍仁博在想,当樱花开满校园的时候,公司设备应该就可以正常投入使用;功课也一定能够按计划赶上来,下一步是争取部分科目的拔尖;陆续参加的三次马拉松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新藏线的骑行梦想一定要实现……
责编:刘宇慧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