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3天“写”奇迹——长沙市改造修缮长沙市救治中心纪实

张颐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1-31 08:59:05

(刊登于2020年2月1日《湖南日报》06版)

众志成城 3天“写”奇迹

——长沙市改造修缮长沙市救治中心纪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颐佳

2003年4月,北京7天建设了小汤山医院,这个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非典病人的医院创造了世界病死率最低,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的多项奇迹。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长沙市当机立断改造修缮长沙市救治中心(长沙市一医院北院),全力做好打长期战、攻坚战的准备。3天,仅用了3天,水、电、气、路、排污、停车……一个完善的“主战斗阵地”准备就绪。

高度重视

——“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1月26日下午,长沙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应对疫情,会议研究决定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修缮和重启长沙市救治中心,及时收治长沙及周边所有的确诊病人。

疫情就是命令,作为长沙市救治中心所在地开福区连夜召开部署会。

开福区委书记曹再兴召集区城管局、住建局、公安分局、生态环境局、公共建设中心、捞刀河街道等十几个部门分工到位、责任到人。

“27、28、29就3天必须完成1.41万平方米的改造修缮。”

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市领导夏建平、谭小平、廖建华、谭勇、彭继球先后来到救治中心给大家加油鼓劲,防护物资、建材、医疗器械、空调等资源从四面八方运抵中心。

胡衡华说:“医疗卫生战线是阻击疫情的主战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长沙一定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众志成城

——3天实现“6换2通”

开福区分管住建的副区长杨光华1月26日晚被任命为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改扩建临时指挥部的指挥长,解决人工是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难题,他第一个求援电话打给湖南高岭建设集团董事长胡锷。

过年赶上疫情,胡锷说:“市场的出工价已经高达2000元/天,大年初二的深夜生怕找不到人,但在各个工作群一声号召,很多党员、项目经理纷纷带头响应,不计报酬、不论生死,承诺以最短的时间向中心集结,让人十分感动。”

1月27日上午,58位工人师傅首先赶到了救治中心,下午达到178人。接着顺天集团、沙坪建筑、洪山建筑、新竹园公司纷纷响应,28日、29日共有17支队伍400余人夜以继日加紧建设。

26日电力进场,自来水管道开始铺设,27日实现增容、双电源和通水;27日新奥燃气管道开始安装,29日实现通气;27日,网络开始建设,28日实现满格信号覆盖……

长沙市救治中心是省市平战结合重点医院,建于2003年应对非典时期,17年来大部分设备设施严重老化,此次,还有一部分办公用房亦要改为医用,杨光华说:“3天时间,厕所、空调、柜子、热水器、水龙头、照明实现6换,通道、医疗带实现2通,一个新的CT房主体、污水实现无害化处理、新增2000平方米生活功能用房……截止1月30日已经全部实现。”

党员带头

——不讲价钱、不惧危险、最美“逆行者”

1月30日下午,杨光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左手贴着一块胶布,这是刚拔过针头留下的痕迹,他的同事告诉记者前几天因建筑物划伤感染他一直在接受治疗,从26日到达救治中心,他已经四天四夜没睡个囫囵觉。

和杨光华一样轻伤不下火线、敢于担当作为的坚守者在长沙市救治中心比比皆是。

1月27日第一批建筑工人抵达中心,听说要进入已住有确诊病例的1号楼施工,几位工友犹豫了。长沙市一医院副院长袁鲲看出了大家的畏惧情绪,他主动拍拍工友的肩膀说:“兄弟,走,我陪你进去!”顺天集团副总经理苏兴龙也接过工友的扳手说:“来一起去,我给你们打下手!”

捞刀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蔡哲年前因公受伤导致内脏大出血,面对疫情她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休息,迅速组织街道成立了30多人的党员突击队。短短几天时间,临时抢建两个停车场、清运周边建筑垃圾200余车、为103名医护人员联系到临时住所……

袁鲲说:“院本部医护人员、相关专家、建筑工人、各地志愿者纷纷请战支援长沙这个最危险的‘前沿阵地’,不讲价钱、不辞辛劳、不惧危险……守护全市人民安全,这里都是最美的‘逆行者’。”

责编:荣庭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