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8 15:27:32

展示设计专业课在湖南省博物馆实地调研
潘娅利老师是湖南外贸职业学院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作为青年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基层辅导员,也身为任课老师。她年轻而不娇气,面对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无论难易,她都欣然接受,力争完美“交卷”。她坚持以德树人,立足平凡,以师爱温暖人,以师心培育人,以师道启迪人。
从心出发,注重实效
教师之重任,在于引路,路引对了,学生方可成才。潘娅利老师坚持“知、情、意、行相结合”,努力使自己走入学生内心,突破德育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她根据学生思想实际,切实做好思想品德课程设计,内容上贴近学生认知,贴近学生心理活动,方式上尽可能地轻松活泼。
她始终以传授知识为根本,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在耳濡目染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潘娅利老师设计专业课程理论多,专业性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讨论汇报、典型案例、运用视频资料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上,实践类公共空间设计课时带学生在校园,博物馆,楼盘实地考察调研,为他们开拓眼界,为专业课实践打下了基础。
在转化学生方面,她告诫自己:永远不要失去耐心,只有找准切入点,抓住契机,就一定能成功。
一天晚上,一个学习很好的男生陈同学给潘老师发信息,说家里有很大的变故,觉得对自己很失望,生活也很绝望。潘老师马上悉心开导他,稳定他的情绪。后来,这位陈同学凡是内心有想法、思想有波动,第一时间就联系潘老师,学生打电话、发短信、发QQ消息,无论是晚上,还是周末,潘老师总会耐心解答。通过持续的开导、倾听、鼓励,这名学生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毕业后顺利地找到了工作。“如果不是潘老师,我不会成长得这么快。谢谢您对我的关心照顾!”这是陈同学在毕业时对潘老师说的。
特别是在16级离校毕业期间,她不分日夜,随时守候在学生身边,为他们排忧解难,渐渐地,学生都把她当成知心朋友,亲切地称呼她为“姐姐”,毕业后愿意和她分享他们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点滴进步。
“我个人在工作中成长蜕变,始终不变的是从心出发。辅导员工作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是对学生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潘娅利老师说。
探索前行,常做常新
德育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需要常做常新。随着时代发展,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没有哪一套思想品德教育方案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只有不断反思,完善自我,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的新特点、新问题,才能真正做好德育工作。
针对重点开展的“诚信”教育,组织学生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辅以播放纪录片,召开系列主题班会、文化晚餐、辩论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提高认识。
围绕“长征精神”一课,她采用了讨论探究、辩论明理、情景模拟等不同的形式和手段,课堂教育实效明显。
德育工作只有进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才能进入到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她创造性地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将学生日常的每一个变化一一记录,使得学生的德育评价有据可依,德育工作更加真实客观。通过德育成长档案,经常给学生讲,给学生看,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改进,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能经常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
既重言传,更重身教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潘娅利老师深深懂得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她具有在多个部门工作的经历,善于思考钻研,协调能力较强,执行力较强,善于处理比较复杂的问题。
2014年根据学院安排,她到学院人事处工作,协助组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通过假期加班加点工作,编写了外贸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资料汇编,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2015年借调到商务厅法规处后,当时她还怀着身孕,与此同时,她还兼任了学校艺术学院的专业课教师和国贸系16级毕业班的兼职。修完产假,她就接了一个还有半年就毕业的国贸班,还同时在艺术学院兼了人体工程学的课,加之还在商务厅挂职,她只能长期每天在学校与商务厅往返,不惧疲惫。
对于潘娅利老师来说,从教生涯的7年,她秉承把学生放在心上的初心,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在三尺平凡讲台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她深刻认识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以德树人、以德教人,永远在路上。
责编:周听听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