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这份清单,送给十一想去北上广深的你

  建筑师疯人院   2019-10-03 09:17:17

十一长假即将到来

抛开工作与学习的压力

你是否想借此机会出门走走看看呢

提起北上广深

这是凝聚了许多人梦想的地方

不相信眼泪的地方

却又是值得假期出现在你行程单上的地方

但是说起十一出行

可能大家脑中出现都是这种画面

其实相比热门景点

看建筑、拍建筑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

人少,还容易出大片

今天就为大家准备了

北上广深好看的建筑清单

赶快收藏吧

-北京-

01

红砖美术馆

董玉赣

建筑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元素

辅以部分建筑上青砖的使用

打造出一座

配备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

在众多美术馆建筑中脱颖而出

02

松美术馆

朱周空间设计

建筑师去除了原始建筑的符号

将一切转化为几何、净白

打造一座极具包容力和承载力的“艺术容器”

03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矶崎新

美术馆坐落在弧形场地

三个出入口以回旋镖的翅尖和弯角切割而成

似立体回旋镖

美术馆外墙覆盖灰绿色的岩板

跟建筑的灰砖颜色相协调

使整个建筑整齐和谐、层次分明

04

当代MOMA

Steven Holl & 李虎

当代MOMA被评为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

将城市空间从平面、竖向的联系

进一步发展为立体的城市空间

并大规模使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

我们既依稀看到大师理念的传承与发扬

又为中国的21世纪居住树立了一个新的典范

©Eric Cheung

05

侨福芳草地

IDA

侨福芳草地是中国第一个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协会LEED® “铂金级认证”的综合性商业建筑

人们日常从生活到工作再到娱乐的丰富功能组成需要

全部囊括其中

06

望京SOHO

Zaha Hadid

望京SOHO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与阜安西路交叉路口

由建筑师扎哈 · 哈迪德担任总设计师

望京SOHO是从首都机场进入市区的第一个引人注目的高层地标建筑

成为“首都第一印象建筑”

©Eric Cheung

07

银河SOHO

Zaha Hadid

银河SOHO位于北京内城罕有的大型地块

由扎哈 · 哈迪德担纲总设计师

其实除了建筑优美的曲线

银河SOHO使用了多项绿色建筑的先进技术

比如高性能的幕墙系统、日光采集

高效率的采暖与空调系统等

08

长城脚下的公社

长城脚下的公社

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

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

是中国第一个被威尼斯双年展邀请参展

并荣获“建筑艺术推动大奖”的建筑作品

2005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

“中国10大新建筑奇迹”之一

竹屋 建筑师:隈研吾(日本)

©Eric Cheung

红房子 建筑师:安东(中国大陆)

公社俱乐部 建筑师:承孝相(韩国)

09

鸿坤美术馆

孙大勇&Chris Precht

白色的外立面

在纷乱繁杂的街道环境中十分醒目

拱形雕塑着空间

视线随着蜿蜒的弧线起伏移动

如同欣赏山水画一般

意境油然而生

10

树美术馆

戴璞

树美术馆位于中国北京宋庄

建筑第一个庭院由一堵暴露的混凝土墙体

将外界的马路、灰尘隔离开来

在裸露的混凝墙土墙体的内部

是一个微妙变化着曲率的走廊

可以作为书廊或者展示一些绘画和小型雕塑

-上海-

01

SOHO复兴广场

GMP

建筑综合体由九座拥有坡屋面

东西走向的长型建筑单体

以及一座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构成

建筑群回避了一味仿古怀旧的建筑语汇

塑造了如同抽象画般的幕墙形象

强调了上海内环核心区的都市感和现代性

©Christian Gahl

02

龙美术馆(西岸馆)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的基地以前是运煤的码头

新的设计采用独立墙体的“伞拱”悬挑结构

墙体和天花均为清水混凝土的表面

这样的结构性空间

在形态上不仅对人的身体形成庇护感

亦与保留的江边码头的煤料斗产生视觉呼应

©张虔希

03

嘉里中心Calypso餐厅

坂茂

这家特色餐厅就像这个地块的一个珠宝盒

一层是主要的餐厅和酒吧

屋顶平台是一个很大的休闲区域

它的北立面采用了坂茂最具特色的纸管材料

在LED灯的照射下呈现了一面半透明的墙

04

嘉定图书馆

马达思班建筑设计事务所 MADA s.p.a.m

嘉定图书馆被美国权威设计杂志

《Interior Design》

评选为2013年“全球最佳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沿袭了以前江南书院的风格

传统的灰色调与时尚的玻璃幕墙相融合

空间布局植入山水园林的概念

完美体现了古朴风韵和当代时尚

©张虔希

05

保利大剧院

安藤忠雄

安藤将水景融入设计

充分展现建筑与水、风、光等元素

相结合所产生的奇妙效应

构建起美丽的自然环境

© C2Photography Studio

06

1933老场坊

1933老场坊原来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

改成创意产业集聚区后

继承了原有的结构体系和空间关系

由于自身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质

赋予了其独有的魅力

©张虔希

07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原作工作室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前身

是建成于1985年的

上海南市发电厂主厂房及烟囱

经历了全方位改造后的原南市电厂已经蜕变为

充满人文气息与艺术魅力的城市公共文化平台

08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由沿江的航空储油罐改造而成的艺术中心

体积庞大、内里中空

油罐本身就是有趣的空间

通过改造后更加有着独特魅力

这可以说是全球首例油罐空间改造案例了

一经开放就成了网红打卡地

09

艺仓美术馆

大舍建筑

在黄浦江的两岸

随着2017年浦江公共空间贯通计划的推进

人们已经意识到

将更多工业建筑保留的空间与文化价值

这座煤仓后来成为了现在的艺仓美术馆

艺仓美术馆完全保留了原来的八个媒仓

并作为展览空间藏在它的内部

© 田方方

-广州-

01

广州歌剧院

扎哈·哈迪德

方案的构思为“圆润双砾”

寓意一对被珠江水冲刷形成的“砾石”

生根于动感十足的城市空间

广州歌剧院外正犹如

在平缓的山丘上放置的大小不同的两块“砾石”

©Iwan Baan

02

广东省博物馆

许李严建筑事务所

博物馆的设计构思沿自中国精雕细琢的传统宝盒

博物馆的空间组织概念

取材于传统的象牙球工艺技术

多层次、复杂而细致

展示出多样的空间及通透感

带领着访客从内至外层层而进

©Mcrcel Lam,Almond Chu

03

广州图书馆新馆

日建株式会社&广州市设计院

建筑以“美丽书籍”为设计理念

独特的“之”字优雅体造型

突出层叠的建筑肌理

寓意书籍的重叠和历史文化的沉积

同时融入骑楼等文化元素

体现了岭南建筑艺术特色

04

镜花园

藤本壮介

“镜花园”由藤本壮介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

“镜花园”着力于建构一个“田地”

在这里

当代艺术实践、日常生活

和以种植为根本的诸种生存实践得以交汇和流动

成为一个实验性的艺术空间形态

-深圳-

01

深圳当代艺术规划展览馆

蓝天组+华森

当代艺术规划博物馆

结合了两个独立但结构上统一的机构

当代艺术博物馆和规划展览馆

作为文化会合点和建筑展览的场地

从内部游客可以欣赏毫无阻碍的城市街景

并提供了一个微弱阴影的户外区域空间

02

坪山美术馆(新馆)

直向建筑

坪山美术馆(新馆)建筑面积9900平方米共六层设有展厅、艺术品库房、公共教育区艺术家创作室、会议室、咖啡厅、户外花园等是深圳最重要的公共文化建筑之一

03

京基100

TFP Farrells

京基100大厦原名京基金融大厦

是当目前深圳第二高楼

尽管塔楼很高

但较低楼层和地面层的设计

与周围的邻里关系形成了很好的交织

片型垂直外遮阳板有助于减少眩光和形成阴影

©Carsten Schael

04

深圳市文化中心

矶崎新

文化化中心包括中心图书馆与音乐厅两部分

由深圳中心图书馆

和深圳音乐厅构成的统一整体

公共文化广场上的“金银树”

分别构成了音乐厅和图书馆的入口大厅

寓意着“文化森林”

©贾方建筑摄影工作室

05

清华大学海洋中心

OPEN建筑事务所

设计是从整个校园公共空间的组织入手

作为校园主轴线最东端的建筑

海洋楼将这个轴线翻折起来

盘旋地向上延伸

并在其间注入现在校园所缺乏的公共机能

以形成充满活力的“垂直校园”

©Iwan Baan

06

大芬美术馆

都市实践

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的大芬村

是深圳著名的油画产业村

美术馆在垂直方向

上被夹在商业和各种公共功能之间

展览、交易、绘画和居住等多种活动

可以同时在这座建筑的不同部位发生

以此编织成崭新的城市聚落形式

07

深圳证券交易所

OMA

这是一座拥有被抬升了的基座的大厦

投机的兴奋驱动证券交易市场

之前的基座也犹如被相同的喜悦抬升了一样

沿着塔楼攀升成为一个抬升的裙楼

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抬升群楼是楼高三层的悬臂结构

离地36米

楼面面积达48,000平方米

并设有空中花园

©Philippe Ruault

08

华润深圳湾体育中心

日本佐藤综合计画&BIAD

“春茧”被誉为南方“鸟巢”

主要是因为屋盖

采用国内首创的单层折面空间网格结构

该结构是国际上最新颖的一种结构形式

其加工及安装难度可以与奥运“鸟巢”相媲美

09

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都市实践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位于深圳华侨城原东部工业区内

是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创意产业的工作室

引进各类型创意产业

文化园是深圳一个著名的文艺的聚集地

10

深圳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桢文彦

它是桢文彦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

主体空间分别面向三重视野山、海、城市

这是一座为深圳定制的建筑

当人们走到视界厅

既能观赏到地理上的地平线

又能构建心理上的地平线

会产生一种“面向未来”的感觉

由于篇幅有限

只能暂时列举这些好看又好玩的建筑

你还知道北上广深有什么好看的建筑?

责编:王铭俊

来源:建筑师疯人院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