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9-09-24 16:53:04
——记郴州资兴市三都镇石拱村村民谢平洋
9月19日上午,在郴州资兴市三都镇石拱村的果园基地里,谢平洋正忙着采摘已经成熟的香瓜。
“这一片香瓜是今年才种下的,那边的鹰嘴桃、无花果树是2018年种的,目前已大量挂果,口感很好,一成熟就被采摘一空了。”忙碌的谢平阳与记者拉开了话匣子。
■文|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喻志科 图|摄影记者 陈龙

“意外致残,可我不能放弃”
1993年7月19日,年轻的谢平洋从小煤窑下班回家,碰见母亲在挑粪浇园,孝顺的他抢过母亲的担子帮忙,不料踩到邻居埋下的土地雷,不幸把左脚炸断了,成了残疾人。此后,谢平洋在医院住院花费了巨额医疗费,全家负债累累。
脚残疾了,他知道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劳努力,才能挑起一家五口人的生活重担。为此他套着假肢又回到了小煤窑去上班,在煤矿上装了八年的煤车。其他人8个人装一车,好强的他专门订制了一把大铁铲,一个人装一车煤,人称"资兴第一铲"。后来煤矿上改用铲车装煤,他只好在煤矿上做养路工,在高速公路上修路养护十二年。
“在外面打工,工资不高不说,晚上还要赶到市区跑摩托车出租,我腿脚不便,摔了不知多少跤。”谢平洋笑着向记者谈及了之前工作的辛苦。
2017年,在资兴市财政局、残联、三都镇政府和扶贫干部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下,谢平洋承租了本村下洞组的160多亩土地,开始规划建设鼎昌生态种养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
当年9月初,他与村组签订了流转荒田160亩的协议。11月初动工,租赁挖机整地、开荒花了20万多元,在基地上建房、盖鸡棚、鸭棚、鹅棚、修鱼塘、种果树等花费了80万元,总投资100万元。创业之初没有钱,他把父母名下唯一的楼房都卖了,还向亲戚朋友们借款几十万元,全力以赴投入了家庭农场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之中。
“政府的帮助,让生活更美”
2018年,他的农场养了600多只鸡,600多只鸭,300只鹅,且全部售完。还种植了西瓜20亩,香瓜15亩,果树80亩,以及梨子、李子、枇杷、桃子、橘子、石榴、南方苹果、无花果、樱桃、猕猴桃、八月瓜、鹰嘴桃等20多种水果。农场规划以发展规模种植鹰嘴桃为主,兼种其他四季水果,规划以后搞农场农家游时四季有果四季有花,打造乡村旅游采摘园。
2018年谢平洋种植的西瓜成熟了,可因为销路问题,他犯了难。为此他求助于郴州电视台、资兴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当地的残疾朋友、志愿者都免费帮他宣传、还组织人员为他釆摘运送和销售。
“我有什么困难,打个电话,当地干部就来了。如果没有各级干部帮助,果园不可能这么快建好,销路也不可能这么快打开。”谢平洋说,“我认真搞好这个农场,肯定会有所作为”。

为了农场实现真正的生态种养,谢平洋在农场基地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在果树上安了贴虫板,还安装太阳能路灯,尽量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种植都是采用生态农家肥。养殖的鸡鸭全部在山林、鱼塘和农田自由放养,喂饲的也是自己配制的玉米和蔬菜叶,不用有添加剂的饲料,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把关生态种养。
不仅如此,谢平洋还紧跟潮流,搞起了“直播”。他和深圳一家生态农业直播平台合作,在农场基地安装了全程监控,进行视频直播,让全国各地的网友都能通过网络平台直接监看农场里热闹的场景。
“让我的邻居有事做有钱赚”
“近几年来,谢平洋为我们村里可做了大贡献,把一片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确实值得我们学习。”石拱村村民称赞不已。

目前,谢平洋办的果园已安排附近8名贫困村民务工。果树掐尖、果实套袋、采摘打包等农忙时节,还聘用当地近20名村民在果园工作。“可比我们在外面打工时赚的钱多多了。”前来做零工的村民一般忙碌着一边笑呵呵的说道。
农场以发展小水果为主,兼顾发展林下种植甜玉米,西瓜、香瓜,其次以养猪生态鸡、鸭、鹅、鱼,预计2019年农场总产值达40万元。预计三年计划产值60万,五年计划产值80万,实现真脱贫。“我家的果园的香瓜色泽鲜黄,肉厚汁多、大小均匀、口感特别好,鸡鸭肉质好,好东西永远不愁销路。”谢平洋高兴地说。
谢平洋的自强不息和勤奋努力,资兴市残联等相关部门对其予以大力支持和帮扶,其已连续四届当选资兴市残疾人代表大会的市代表,2018年3月被评为资兴市种养大户,2018年5月被评为郴州市残疾人阳光致富带头人。2018年10月,资兴市扶贫办推荐其参加了湖南省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二十天,2019年5月被评为资兴市残疾人自强模范。
面对未来,他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打算把农家乐也做起来,再引进一些高档进口水果种植,进一步改良果树品质,不仅自己富,还要继续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富裕起来,让大家的生活幸福起来!”
责编:刘琼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