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管家”李茂军

  新湖南客户端   2019-08-16 18:42:06

——记长沙理工大学第二届教学贡献奖获得者、电气学院李茂军老师

为了做科研,他化身蹲守在电脑前的“网瘾中年”;为了帮助学生就业,他屡出奇招成为“就业导师”;他爱管“闲事”,对于他的学生来说,他就像一个“策划大师”。

他就是长沙理工大学第二届教学贡献奖获得者、电气学院老师李茂军。他身兼数职,对学生们关怀备至,是学生的“全能管家”。

争分夺秒的“网瘾中年”

李茂军不愿让学生找自己帮忙的时候还有心理负担,所以在学生面前里,他总让自己看起来是闲暇的,好像有一大把时间。

可实际上,他恨不得自己能学了孙猴子的分身术扑在学术研究上。有时为了看一个程序模拟实验效果,他只能争分夺秒,吃饭的时候都端着饭碗坐在电脑前。他笑称自己“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网瘾中年’”。因此李茂军在科学研究上成果喜人。他在自动化学报上发表的《单亲遗传算法及其全局收敛性分析》曾引发了轰动,在对遗传算法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传统遗传算法在求解组合优化问题和约束优化问题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单亲遗传算法,是学术界首次有人提出单亲遗传算法的概念。至今,李茂军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重要学术会议上已经发表了100多篇论文,获得了7项国家专利。

李茂军的努力不仅仅是科研方面,对待教学亦是如此。“他对待工作特别认真。”自动化系主任叶青教授说。从教30多年来,李茂军任教过20多门课程,其中有10门左右的课程是他从未接触过的。为了给学生上好每一门课,李茂军争分夺秒地学习新知识。虽然已经花上了大量时间备课,但在讲每一节课之前,李茂军还是会提前对即将要教授的内容进行系统地复习,他希望在课堂上自己能够尽量摆脱教案,这样才能跟学生有更多的互动。

屡出奇招的“就业导师”

长沙理工大学合并之初,李茂军是现电气学院自动化专业第一个博士和教授,责无旁贷地,他成为了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建设负责人。

然而,刚上任,李茂军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当年的自动化专业就业率不到60%,远远低于同院的其他专业,这让他觉得十分忧心。于是,他开始着力寻找解决就业的办法。

当时,自动化就业的背景并不差,为何就业率不高呢?李茂军仔细调查分析后,觉得问题还是出在学生的身上:学生们缺乏就业常识、主动签工作的意识不强。

为改变这种现状,李茂军费尽了心思,把自己磨成了“就业导师”。

2002年以前,李茂军总是亲自带着学生们去各大企业参观,在株洲电厂、耒阳电厂等大型企业观摩学习,让学生提前与社会职场接触,增长见识。他曾为2005届毕业生的就业事宜专程去长沙的中联重科、湘能许继等企业咨询,以便及时了解更多各企业用人的资讯。

自动化2005届的毕业生辛同学有一身扎实的学识知识,却缺乏主动找工作的意识,在临近毕业时,辛同学仍然没能落实就业单位,这让李茂军很担心。他打听到当时的湘能许继公司需要电力自动化设备研发人员,立即亲自带着辛同学去公司,在他的努力下,辛同学最后成功被录用。

借着自己教四门专业课的优势,李茂军总是有意识地在课程里添加与就业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关于就业的认知。平时上课课后他总会留几分钟跟学生们讲一些就业信息,讲讲自动化专业的就业特点。

2005年,自动化专业的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两年的时间里就业率提高了30%;2009年,长沙理工大学授予了李茂军“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参与者”称号。

“李老师的就业指导对大部分同学明确就业方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自动化1401班的班长徐晓敏说。

爱管“闲事”的“策划大师”

李茂军“爱管闲事”。对于他的学生来说,他就像一个策划大师,上至学术研究,下到情感难题,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他,他总能在学生需要的时候为他们出谋划策,为他们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比起自身的利益,李茂军更在意学生的所得。每逢双休假日,李老师总是在管一些别人眼中的“闲事”,不是在替这个同学解答学术问题,就是在给那个同学处理情感纠纷。一时兴起,还会驱车往返于新老校区,专程就为给同学解决一下实验难题,这一来一往要耗上小半天时间,尽管麻烦,他却乐此不疲:“工科学习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是电话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的,一定要面对面交流。”

钟卫鹏是李茂军带的研究生,有一次上完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他缠着李老师讨论课题,从教学楼一直走到了电苑楼门口。当时天气寒冷,为了解答他的疑问,李茂军和他站在电苑楼门口,在寒风中足足讨论了一个多小时。“结果第二天李老师就感冒了。”回忆起这事,钟卫鹏感动之余还有些愧疚。

因为他很热心,很多学生毕了业还跟他保持联系。2006级电子系的彭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到吉首大学任教,刚到任就接手了新专业的建设任务。面对这个挑战,彭同学立马想到了请老师帮忙。李茂军二话不说,答应了做他的幕后顾问,在专业培养计划等新专业建设等方面帮他出谋划策。

对学生来说,李茂军亦师亦友,是他们学习路上最好的伙伴。在任教的30多年里,他指导的学生5个以上获得学校优秀毕业设计,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机器人竞赛等学科竞赛奖的10余次。

“李老师的指导让我们有机会能够更快更好地成长。”自动化1401班的蔡志强说。在李茂军的悉心指导下,蔡志强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国家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通讯员 黄凯瑶 帅润月)

责编:刘宇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