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9-04-06 06:49:1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婷婷
我们不该错过春天,不该错过多姿的花、嫩绿的草、抽芽的树枝和雨后冒出的蚯蚓……而这一切,都从泥土中滋生出来。
春天的泥土,和此时的花、雨、风一样,拥有特定的名字——春泥。
只有住在农村的人家,能亲切感受到春泥气息里蕴含着的体温和脉动。
或许是承接了“落红”的养分,也或许是到了春天,三湘大地,雨意朦胧,把春泥的颜色染深了些。结块的土壤舒展开来,开裂的土地丰盈起来,零散的土渣聚拢过来,像胶原蛋白充足的小姑娘的脸,吸饱了水分和养分,朴实丰润,蓬松而有弹性。
在这样酥软的土地里,万物皆可生长。虽然如今春耕的农民不再“没膝春泥夜叱牛”,但依然免不了要脚踩土地,把菜籽、水稻、树苗等一一种下。田里,农业机械不用费大力气,便能把松软的土壤翻起,又轻轻覆下。这些春天的新土还未接受过夏天的曝晒,捧一抔在手心里,尚能感受到一丝沁凉。
在一般人眼里,泥土就是泥土,不管红的、黄的、黑的,泥土就是燕子的窝、作物的温床,但在我省的土壤学家眼中,各地泥土均有不同,值得细细研究。
根据我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红壤土是我省绝对的主角,占据了全省土壤总面积的51%,全省各地的丘岗地区以及海拔700米以下的低山地区,均有红壤土的分布。
水稻土则广泛分布于我省的平原、丘陵和山区,是湖南省主要的农业土壤资源之一,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16.5%。
湘南、湘西和湘西北地区的中、低山地区,广泛分布着黄壤土;湘江中游、沅江谷地、澧水谷地,洞庭湖东侧海拔在300米以下、大小不等的红色盆地里,有紫色土类的分布;红色石灰土土类,则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常德、郴州等地的石灰岩、泥质灰岩等碳酸盐岩风化物上。
湖湘大地上,还有黄棕壤、黑色石灰土和潮土等8个土类,但其总和还不到全省土壤总面积的10%。
从这些丰富土类中,我们得以拥有一个多彩的世界,即便是蔬菜市场“青黄不接”的当下,泥土也慷慨地给予人们自然的馈赠,让山间野味成为春天餐桌的主角。
“嫩芽味美郁椿香,不比桑椹逊几芳”,是近几年来人气颇高的香椿;“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是让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馋涎的藠头;更不用提雨后满山谷冒出头来的春笋了。
感谢春泥的滋养。我们在抬头看花时,也不要忘记脚下的土地。
责编:肖秀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