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新奇 | 催眠疗法:让身体的“软件与硬件更匹配”

  大众卫生报   2018-09-05 09:32:03

“你坐在马桶上,放松,闭上双眼并使眼睛向体内看向肛门处,想象肛门慢慢张开,盆腔放松、再放松……你会发现肛门像打了麻药一样自动张开,接着,跟自己的肠子说,把大便挤出去……去体会大肠的一捏一挤,不要一分钟,大便就会自动下落。”8月17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荣新奇教授绘声绘色地向记者介绍了他自创的“便秘的器官对话”疗法,这也是荣新奇将心理催眠疗法应用在临床治疗中的一项工作,许多尝试过的患者都大呼神奇。

“催眠的定义在全世界尚未统一。我的理解是,催眠疗法是通过改变潜意识进而影响意识和生理的一门技术。在患者半梦半醒间,我就可以通过指令来达到消除负面信息的目的。”荣新奇说到。

谈起荣新奇与心理催眠疗法的故事,同样也是一场奇缘。1999年,荣新奇赴澳大利亚催眠医学院做访问学者,教授中医诊断。在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仅仅通过谈话就解决患者包括烟瘾、强迫症、梦语、胃肠病甚至肿瘤等在内的许多心身性疾病,他震惊、好奇又兴奋。于是,求知若渴的他通过知识互换的方式,对心理催眠疗法进行了1年的深入学习,并获得该院教育学博士学位。期间,他还亲身接受过一次心理催眠治疗,仅此一次治疗使他原先严重的心理焦虑和恐高症状大为改善,荣新奇更加坚定了要将这一疗法在国内推广的信念。

回国后,他开始全身心投入心理催眠疗法在临床的实践与推广中。首先尝试的就是术前和术后的催眠治疗。据了解,作为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会长,荣新奇每个月至少要做七八场冷冻消融手术为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麻醉退去后往往是非常痛苦的一段时间,患者会有痛、坠胀等持续五六个小时的适应期,吃药和打针也很难缓解。”于是,荣新奇想到对患者进行催眠。“睡!”一声令下,患者就平稳睡去,在熟睡中平稳度过最难熬的时间。“有的患者术前由于过分恐惧,血压、心跳等指标一到手术室就立刻不正常,我也会通过催眠让他们达到平和的状态。”

除此之外,在肛肠肿瘤的治疗过程中,他发现,许多恶性肿瘤患者都很难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常常处于崩溃和过分期待后的自我放弃中。荣新奇说:“许多的恶性肿瘤患者都是被吓死的,心理因素是导致细胞恶变和肿瘤转移的重要因素。”对于这类患者,他会先摸清患者的状态,深入地为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且指导患者进行“器官对话”,“我让他们每天早上、下午、晚上打座一个小时,和自己的身体道歉,激励免疫功能。通过这种方式,让患者进入心理平静期,这时再进行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效果才是最好的。”

荣新奇说:“人‘病’了就是‘硬件或软件出了问题’,那‘治病’就是‘换硬件、修复硬件、重装软件或者杀毒’。而催眠状态就是为你提供一次‘杀毒抑或更新软件、甚至重新修复硬件’的平台和机会,让身体的“软件与硬件更匹配”。

专家简介:

从事医疗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传统中医方法和现代西医方法、心理学方法和催眠方法诊治疾病,如痔、瘘、脱肛、直肠前突、盆底肌痉挛综合征、肛门狭窄、便秘、慢性结肠炎性疾病、肛肠肿瘤等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尤其是低位直肠的深低温冷冻消融治疗技术为国内领先水平,一次性手术保肛成功率高。

本报记者 许琬婕 通讯员 夏爱民

责编:许琬婕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