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OURS 2018-08-16 01:18:59
I am going to enjoy life in Paris I know.
我知道,我要好好享受巴黎的生活。
It is so human and there is something noble in the city.
它是如此的人性,城市里有一种高尚的东西
It is a real city,
这是一个真正的城市
old and fine and life plays in it for everybody to see.
古老而美好,生活在其中,每个人都可以看到。
—— Katherine Mansfield
诗人Katherine曾经如此描绘过她钟爱的巴黎。她笔下的这座城市,高贵且真实,在流年岁月里闪耀着时尚的新生,似乎置身于此的人们都在体味着这座城市中那令人赏心悦目的美丽流转。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魅力之城,或许是仅仅有着寥寥相逢之缘的所在,或许是久居于此互相见证着彼此变迁的地方,所谓缘分总有深浅,真爱却如月恒现,那些善于表达心中情愫的人们,纷纷将这份对心爱之地的爱,写进一封封宛若告白的情书中,而拆开情书信封的我们,或许也可以从这洋溢着的字里行间,感受这份醉人的美好情缘。
春色伦敦
All the wild sweetness of the flower
Tangled against the wall.
所有花的野性与甜蜜都缠绕在墙上,
It was that magic, silent hour.
那是神奇而安宁的时刻。
The branches grew so tall.
They twined themselves into a bower.
树枝恣意向上而长,出落成凉亭的模样。
——《Spring Wind In London》Katherine Mansfield
Katherine Mansfield赞美着巴黎,但她本人常年定居在伦敦。她将日常生活中的绿意写成春风吟诵中的伦敦留了下来。
今天生活在伦敦的人,依旧能感受到Katherine诗篇里的绿意。每个区都有自己的花园,或许街巷的尽头,或许街角的转弯,眼前就会出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
坐在河边见野鸭浮游,懒在草地上与好友漫谈,花开季节眼见一树烂漫。阳光灿烂的日子,只是为晒太阳。
在周末,Katherine的诗篇不仅仅绽放在街角的花园,还会在哥伦比亚花市和Barbican温室花园中同样出现。
每周日,花市在东伦敦的哥伦比亚路从早上8点开始的争奇斗艳,一直烂漫到下午2点。
满天星,玫瑰,桔梗,薰衣草喧闹的绽放着,无声中诱惑着你带上一把。自己搭配花材做成一束,回家放在净水瓶中,让诗意蔓延至家居生活。
Barbican艺术中心屋顶的温室花园只在特定周日对公众开放。这间伦敦第二大的温室花园以拥有超过2000种热带植物,下午茶休闲时光和科普探秘成为伦敦人的日常。
在去拜访Barbican温室花园之前,可以先在官网上了解这些园方安排。下午茶的糕点会用上温室内种植的水果、花卉或者药草来做配料,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夜色巴黎
Connaissez-vous ces soirs où le jour faiblissant.
Le centre de la ville a l'air d'un mauvais film.
您还记得那些天光微弱夜晚吗
城市的中心像一部劣质的电影
——《Paris vingt ans après》Louis Aragon
巴黎对于旅人来说,是一个目的地。但对于巴黎人来说,巴黎是一部生活中的老电影。生活在巴黎的Louis Aragon在《巴黎,二十年后》诗歌里轻声叹出这样的心声。
他有很多诗篇都被改编成歌曲,在法国被世人轻声吟唱,口口相传。2010年,法国邮政局还发行了三枚纪念Louis Aragon的邮票,以示他的影响力和对他的尊敬。
巴黎街头的夜色是最符合Louis Aragon心目中的气质了。华灯还未亮,天光慢慢暗了下来,夜色已然袭上心头,选一家巴黎的小酒馆,在小小的圆桌前,其乐融融的和朋友开始巴黎夜生活。
和朋友从小酒馆分别后,会有步入地铁站台的时刻。过了高峰期的地铁,人不会多,车厢呼啸而过,想着城市中心暗下来的建筑。
从地铁站再出来的时候,华灯已浮在了巴黎街道上,街角的咖啡店,书店,商店的橱窗都披上迷醉的色彩。与巴黎铁塔相望的旋转木马,就像这迷醉海上的孤岛,惹人联想。
罗浮宫前玻璃架构金字塔在黑夜中卸下了白天生机勃勃的劲,慵懒的横陈在古典建筑前,演绎着诗篇中的黯与寞。
聆听伊斯坦布尔
I am listening to İstanbul, intent, my eyes closed.
我正在聆听伊斯坦布尔,闭着双眼。
The Grand Bazaar’s serene and cool,
An uproar at the hub of the Market,
大巴扎宁静而凉爽,市场中心是喧嚣的。
Mosque yards are full of pigeons.
清真寺的院子里充满着鸽子,
While hammers bang and clang at the docks
Spirng winds bear the smell of sweat;
当锤子在码头邦邦作响,春风带来甜蜜的气息。
——《I’m Listening to İstanbul》Orhan Veli Kanık
伊斯坦布尔身处欧亚大陆交汇处,是一个繁忙的都市,目不暇接的景色会让人有些许晃神。不过没关系,Orhan Veli Kanık在诗中善意地提醒,可以用聆听的方式,去感受伊斯坦布尔。
他是上个世纪土耳其现代诗歌的开创者。为了让我们能听清伊斯坦布尔的美,他舍弃了传统中的隐喻,将诗歌进行改良,以口语化的方式书写诗篇。
跟随Orhan Veli Kanık,在街道,寺庙,码头驻足聆听伊斯坦布尔,生活会在耳边活色生香起来。
伊斯坦布尔占着博斯普鲁斯海峡,在城中生活,总有机会坐着海轮游弋在海面上,海与黄昏后的码头,听起来带着一点平静的倦。
新皇宫挨着海堤,后花园有一扇开向海的大门,精雕细琢的大门日常紧闭。坐在长椅前,听一会来往邮轮呜咽的汽笛声。大门什么时候会开启呢?现在不会,只在过去奥斯曼帝国把地中海当内湖的年代。
乘着电车到达法提赫区,1455年冬就开始营业的大巴扎就在这个街区。大巴扎几乎是和奥斯曼人一起来到这个城市,几百年的经营,留到现在有61条街道和超过4000家商铺。
逐渐深入到市场之后,大巴扎开始喧嚣起来。迷离的灯,穆斯林风格的碟,蓝色绚丽的花纹,嗡嗡的伴随着商贩吵闹着。
在码头聆听过这个城市的现代,在大巴扎和皇宫里聆听过奥斯曼的过往,这座城最早的声音在哪里呢?在圣索菲亚大教堂里。
那里有拜占庭固执千年的回响,墙上拜占庭风格的马赛克装饰人像画是这种回响的印证。
天空意大利
Higher still and higher
From the earth thou springest
你从大地一跃而起,往上飞翔又飞翔,
Like a cloud of fire;
The blue deep thou wingest,
有如一团火云,在蓝天
And singing still dost soar, and soaring ever singest.
平展着你的翅膀,你不歇地边唱边飞,边飞边唱。
——《云雀颂》雪莱
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生活在这些游人如织的城市里,偶尔抬眼看天,那种远离喧嚣的宁静就会回到身边。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创造《云雀颂》时,已经离开了英国,定居在意大利。他在这里创造了大量的诗篇,包括《云雀颂》。
《云雀颂》以云雀的自由反衬意大利天空的美丽。生活在意大利的人,不只有雪莱时时抬眼仰望苍穹,写《君主论》的尼科洛·马基雅维利也常凝望天空之幻。
马基雅维利的农庄就在佛罗伦萨的郊区外山坡上,他在给朋友的信件中时常描写从山坡远望城中圣母百花大教堂的景色。
当下,我们站在山坡上远眺这层景色,有时阳光会给教堂披上一层霞,有时天空会飘来一些云,有时浅蓝,有时粉红,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天空是如此绚烂。
罗马古迹七丘附近游人如织,但这里是罗马人最早生活的地方。穿行古迹的人与时装是变的,但古迹头顶那片天空还保留最初伊甸园的模样。
植物在晴空下与大理石的凯旋门一起组成静谧的空间。古堡上的游人因为离天空很远,离生活中的人很远,也安静在空旷中。
伦敦的春天,因为街头巷尾的绿意和繁花宛若诗篇,让人心驰神往;巴黎的午夜,璀璨华灯与铁塔高楼相映成趣,尽显诗情;人们面朝伊斯坦布尔蔚蓝的海,仿佛置身诗般的幻境;意大利的天空比海更澄澈、更悠远,谁又不渴望拥有雪莱的文采,为这座城市吟诵诗歌?
心若愉悦,城市也是诗篇。诗意的生活,因城市而起,更因舒展自如的心境而悠然绽放。
那一刻,沉醉在诗篇的我们,就像Katherine当年吟诵的那样感悟城市:
I am going to enjoy life in Paris I know.
我知道,我要好好享受巴黎的生活。
It is so human and there is something noble in the city.
它是如此的人性,城市里有一种高尚的东西
It is a real city,
这是一个真正的城市
old and fine and life plays in it for everybody to see.
古老而美好,生活在其中,每个人都可以看到。
城市生活有多美好?在城市中享受生活的我们知道,那些精致美好的片段里,有我们自己。
这样的美好,我们愿意倾诉,愿意唱合,愿意有诗为证,愿意敞开心扉。闲暇时光里,品尝一杯清爽宜人的咖啡,聆听一首荡涤心灵的诗歌,感受城市的呼吸声,也与自己的心靠得更近。
责编:田甜
来源:24HOURS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