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 2018-05-27 07:38:30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三星庙是个神秘的地方。不是这里葳蕤的草丛和时不时从草丛中钻出来的花蛇,不是那幽深幽深的矿洞和时不时从矿洞里传来的“咕咕”叫声,也不是突如其来的山风和山风过后那死一般的寂静,即使这样,一提起三星庙,我就有点莫名的寒意。
其实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三星庙是个什么样子,到我稍微晓事的时候,三星庙就拆了,当时拆庙,一挥手,几根绳子缠在梁上或者柱上,大家猛地一拉,轰然倒塌。
依据老人家们的口口相传,又据说学校是用三星庙的青砖和檩木建成的,而且有时候还跑到黄泥岭上的老庙台上去看,见一块很宽敞的地方有几堆瓦片和些许石台石柱什么的,便更加确认三星庙的存在。
不过这些都不足以说明此地之神秘,神秘的是当有人说三星庙的蝴蝶有一芭叶扇子大,山顶上还有一个“窑神”,一脚可以跨过三星庙不远处的铜官湘江河的时候,不由得你不生怕意。
小时候家里穷,穷到一条棉裤起码要穿三代人,爷爷、父亲再到自己这辈。我的爷爷去世得早,父亲上面还有哥哥姐姐,也就是我的伯父和姑妈,所以连爷爷的棉裤都穿不到。但人还是要生活,于是,父亲便到三星庙这个地方的黄泥岭上去做矿。所谓做矿,就是挖陶土,矿长指着一块靠山坡边的空地说,从这里开下去,不到半里,必定有土。其实现在来看,当挖下去半里路远时,对于一个富含陶土的地方来说当然有土了。于是,矿夫子们便按照矿长的要求,一锄头一锄头地挖下去,一箢箕一箢箕地挑上来,再一根根柱头地跟着进,于是便形成了一条条数里路深的陶土矿。
陶土矿开出来之后,陶土被取了出来,运到铜官窑上去炼制成各种陶器,做酸菜的坛子,擂米浆的砵子,煎芝麻豆子茶的罐子等。既然这些陶土作用如此之大,便作为一种好东西要保护起来,还怕被人偷了去,于是,每天晚上就在三星庙旁矿洞边的陶土堆上用几块毛毡和几根枞树搭起一个撑头棚,矿夫子们轮流值起了晚班,称为守矿。
守矿是很无聊的,谁也不愿意晚上守着一个说起来鬼过飙的地方。于是,我们这些做崽的,当轮到自己的父亲守矿时,便也和父亲一起去守矿;于是,父亲便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还是他自己看到的,将三星庙这里稀奇古怪的事儿说给了我们听,于是,便如此这般地将三星庙传神了。
在这里流传得最多的一句话还是“有雨不落三星庙”,不知道此话到底是何意思,而最多的解说是天上到处都下雨就是三星庙这块地方不下。过去,每每到天落雨,大家就会有意无意地问一句,“三星庙下雨没?”“没呢!”验证着“有雨不落三星庙”之谶,貌似还面露喜色全无一点苦恼的意味。
现在来看,其实当时的“有雨不落三星庙”就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天一下雨,雨水流进了矿里,三星庙这里的挖矿的矿夫子也不安全,陶土也被雨淋湿,包括铜官窑上做陶器的坯子也晒不干上不了窑,所以希望天老爷下雨时不要落到三星庙这块地方。而今,三星庙这里早就不挖矿了,黄泥岭上的树木也长得很茂盛,不存在有雨怕落三星庙的顾虑,三星庙成了一个充满着丝丝情愫的乡愁,萦绕在我的记忆深处。
文/谭铁安
责编:田甜
来源:潇湘晨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