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 2017-10-06 07:03:42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
北京时间10月5日晚上7点(瑞典当地时间下午1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英国作家石黑一雄(KazuoIshiguro),以表彰其“小说强大的情感力量,揭露我们与世界连接的虚幻感之下的深渊。”
石黑一雄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获得该奖“是个被吓到的惊喜”。当时诺贝尔委员会还没有联系他,他甚至都不确定这是不是假消息。
本报记者赵颖慧长沙报道
对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石黑一雄说,“这是极大的殊荣,主要原因在于,它意味着我正在走向当代最伟大作家的路上,当今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我希望诺贝尔奖能够成为一种正面的力量,就像现在一样。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如果我能够为营造这一年的积极氛围做出一点绵薄之力,这对我而言便是最深切的触动了”。
他曾被英国皇室授勋为文学骑士,并获授法国艺术文学骑士勋章,其作品已被翻译成二十八种语言,有《远山淡影》《长日留痕》《无可慰藉》《千万别丢下我》《浮世画家》等。
年轻时就享誉世界文坛
石黑一雄,一个典型的日本名字,但是他几乎很少用日语写作。
1954年,他出生在日本长崎,但只在日本生活了五年多时间。1960年,父母带着他和姐姐富美子移居英国,曾就学于东安格里亚大学和肯特大学。年轻时就享誉世界文坛,与鲁西迪、奈波尔被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以“国际主义作家”自称。
虽然有一个日本名字,但在一些采访中,他说自己的日语“很差劲”。
“他的小说,日本特点并不鲜明,他的立足点更高一些,不局限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是关注人类共同关注的东西。”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黄昱宁说,“他的写作风格、英语的语言能力完全跟英国人没有区别,甚至比大部分英国人更好。”
黄昱宁对石黑一雄作品中所表现的强烈情感力量感触颇深,“他所关注的情感不是小情小调,而是人类人性深处的情感,比较普遍性的东西,有现实的部分,也有超现实的部分。比如他写管家和女主人的感情时特别隐忍,在压抑中爆发的东西写得很优雅。”
四周写完代表作《长日留痕》
石黑一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黄昱宁并不感到意外。“任何一个了解当代文学史的人,肯定会知道他,他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作家。他出名很早,是在文学史上早就有定评的作家,分量很重。1989年,他凭借《长日留痕》就获得了在英语文学里享有盛誉的布克奖。”
《长日留痕》将石黑一雄推向了国际,但在一次媒体访谈中,他讲述了创作这部作品中不为人所知的故事:当时32岁的他写完这部小说,几乎只花了四周时间。
石黑一雄第二部小说出版后,获得极大成功,生活也受到很大干扰。他与妻子洛娜想出来一个办法。“我想,在四周的时间里,清除掉我日志中所有的神秘‘撞车’。除了创作,我什么也不会去做。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10点半,我会一直不停地写,中间只有一个小时用来吃午饭和晚餐。任何邮件我都看不到,更不要说回复。”
分析 国际化视野可能是获奖重要原因
2015年,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出版,被赞为“颠覆了西方奇幻文学既定模式”的小说。
故事发生在公元500年前后,亚瑟王时代的不列颠。小说讲述一对年迈的夫妻希望寻回他们失落记忆的经历,与此同时他们和他们的邻居却似乎全都染上了一种群体性的失忆症。
在接受《赫芬顿邮报》专栏作者麦迪·克拉姆的采访时,石黑一雄说,“《被掩埋的巨人》的创作动因来自于我在欧洲的见闻,来自于卢旺达的种族屠杀。这两起事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接踵而至。它们既骇人听闻,又令人困惑。这在我看来,就像是某种埋藏的记忆被人刻意地唤醒了,人们这才对彼此心生这般的仇恨。”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郭国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石黑一雄的作品既有日本文学的哀怨氛围,也受到契诃夫等俄罗斯文学家的影响,在英国的生活经历,更让他的文学作品具有国际化视野,这可能是他获得诺奖的重要原因。”
【提醒】
各大电商已火速上线其作品
石黑一雄获奖后,他的以往作品都陆续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线。10月5日当晚,当当网、亚马逊首页都出现了石黑一雄的专题。在当当网,石黑一雄最近一部作品《被掩埋的巨人》有现货,而早期作品如《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浮世画家》、《无可慰藉》、《远山淡影》均为预售。
在亚马逊,石黑一雄代表作《TheRemainsoftheDay》英文版有售,这部作品曾以《长日留痕》的中文名称出版,并于1989年荣获英国布克奖。目前,这本书的中文版即将再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名追求完美的男管家史蒂文斯,服务于达林顿府三十余年,为了成为男管家中的杰出人物,追求这一阶层所特有的“尊严”,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责编:李婷婷
来源:潇湘晨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