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17-04-27 20:25:43
医生妙手切巨脾 麻醉技高保平安
——湘雅二医院多科协作解除巨脾之患
酗酒数十年,导致严重肝硬化,脾脏大于常人的4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多科协作运用腹腔镜技术切除巨脾并控制了凶险的术后大出血。4月18日,湘雅二医院普外二区病房里,即将出院的蒋先生向前来查房的医生护士竖起大拇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蒋先生今年49岁,来自湖南省衡阳市,因为酗酒数十年,导致严重肝硬化并失代偿出现巨脾(大于正常4-5倍,下极进入盆腔),两个月前,曾因反复呕血就诊于当地医院,经检查后发现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都严重减少,凝血功能很差,自身布满青紫色瘀斑,连护士输液的针孔压迫15分钟还在出血,病情未见好转后,来湘雅二医院就医。
普外科二区刘国利教授、刘翔峰副教授看到病人后,与团队成员罗园灯、任晓磊等医生展开术前病情讨论,认为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晚期则会出现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而门脉高压症的患者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充血性脾肿大,即“巨脾”。
蒋先生目前适于行肝移植,但暂时无法进行。行巨脾切除术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所致脾大及脾功能亢进的另一常规治疗方法。但是,巨脾切除术,因为凝血功能极差,开腹手术切口巨大、创面广泛、出血多、风险大,随时可能危及生命。腹腔镜手术则有微创、出血少、显露精准的优势,在完善相关检查、仔细评估病人情况并与病人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之后,医患双方达成共识,刘国利教授团队决定为蒋先生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巨脾切除+门奇断流术”。
4月10日,手术如期进行。术中腹腔镜探查可见巨大的脾脏占据大半个腹腔,操作空间非常狭小,显露脾门难度巨大,而且脾门处血管迂曲扩张,巨大的脾脏质地脆,稍用力则出血不止。刘翔峰副教授凭借丰富的经验巧妙地改变病人体位,与手术团队其他成员默契配合,小心翼翼地对脾门的血管进行了充分显露,结扎脾动脉后巨脾逐渐萎缩,游离脾周和胃底处血管、韧带,顺利地将巨脾切除,精细地将创面缝合彻底止血。
手术后患者进入麻醉科复苏室观察治疗,医生们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由于凝血功能异常,出现创面渗血,一小时内渗血达600ml,血压也在下降,看着大量的鲜红的血性腹水从腹腔里涌出,刘教授和复苏室医生沉着应对。排除活动性出血后,徐军美教授、曹德权教授、曹丽君教授带领麻醉复苏室医师积极抢救,大量输血小板、冷沉淀,补充凝血因子,纠正病人凝血障碍……医生们紧盯监护仪,不时调整处方;护士们小跑着取药抢救,在大家的坚持下,深夜,报警器的铃声停息,血压正常,腹腔内的渗血得到有效地控制,病情稳定后,大家带着满脸的倦容,换下了渗透汗水的工作服。
专家介绍,晚期肝硬化、巨脾、脾亢的手术风险性极高,可以说是行走在生死边缘,既往开腹都死亡率高的手术成为安全的腹腔镜常规手术,充分体现了多科协作的团队精神和仁心仁术。
责编:曾璇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