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就吃煲仔饭

  大湘菜报   2017-03-30 10:17:46

煲仔饭本属粤菜系,历史悠久。周代八珍中的第一珍、第二珍,便是而今煲仔饭的雏形,甚是名贵。两千年后的今天,煲仔饭俨然都市“食堂”,成了快餐的一道时尚标。

这两年,煲仔饭在湖南异军突起。除一些餐馆酒家兼做煲仔饭,还涌现了禾香麦田、香他她、松桂坊、餐仓煲、米食先生等专营大品牌。

煲仔饭在快餐饮中迅速分得一杯羹,其发展趋势势不可挡,“致富经”或有迹可循。

禾香麦田:用米饭和中央厨房打造中式麦当劳

禾香麦田,企业LOGO就是一波麦浪,追求“人是铁饭是钢”生活刚需,米饭为招牌。“煲仔饭以饭命名,那就把饭做到百吃不厌。”创始人杨志军带团研发,用泰国香米加东北五常大米配比,饭煲出来不硬不烂,油光发亮,耐嚼,是其保质的根本。

对于菜,相较于行业内在代加工厂拿不合格预制品的现状,杨志军只能鞭策自己,着力标准化,瞄准高于航空餐的目标。他搬了4次办公用地,最后在圭塘敲定了2600平米的中央厨房,集办公、研发、中央厨房、物流配套于一体,可容纳200家连锁店。用完全标准化的体系做超值服务,10万元即可线上开店促就业。

成立一周年,省内外开店32家(不含签约店)。写字楼、大型商超、医院门口……禾香麦田欲打造中国“白领食堂”。杨志军看好煲仔饭行业,更看好以米饭取胜的前景。他希望像肯德基、麦当劳这些洋快餐进驻中国一般,把中式煲仔快餐开到国外去,打造中式麦当劳。

松桂坊:通过线下煲仔线上主推食材

松桂坊腊味煲仔饭起初主打的菜品是腊味,如招牌腊味双拼、烟笋腊肉等,如今也兼具各类湘菜。显然,它的亮点在于菜。同时,松桂坊做煲仔饭却又不限于做煲仔饭。

2009年创业时,松桂坊主营湘西腊味食材。2015年中,第一家腊味煲仔饭店开张。而今通过中央厨房和养殖基地,发展到省内外22家连锁门店。它靠的是“湖南味道+O2O(互联网)”的经营理念。把腊味研发成出品,作主打码子,让更多顾客体验到煲仔中的腊味,再引流到食材购买中来。

“2016年,我们电商的体量是7000多万元,煲仔饭的体量是1000万元。”松桂坊负责人之一的侯瀚雨透露,通过煲仔系列“堂食——外卖——零售”模式,从线下至线上,全网打通销售平台。其煲仔饭并不追求规模化,每个城市开店10~20家左右,今年预计新增50家店,稳中求进。

餐仓煲:米饭要吃好,还要快

“这不叫跨界,反正谁都要吃饭的。”仓煲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建平曾从事建筑行当,2015年改行做煲仔饭。袁建平曾在外就餐较多,酒楼饭馆,等位等菜得应酬,吃盒饭不体面不卫生,而煲仔饭可兼顾,还节省了朋友间的饭局应酬。“吃煲仔饭就是正儿八经吃饭。”

如今的90后、00后,作为消费的主力军,不会做饭的很多,且不愿跟父母一起居住,而且要求高。餐仓煲的服务对象很大一部分便是这批新新人类,不少学校也有它们的店。

定位于“互联网+时尚连锁轻餐饮”,大多选址在上班族集中的商圈,办公室加中央厨房共900多平米,提前预制接下来的菜品。它的一大亮点是,出品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为食客和厨师队伍节省时间。依据时令,每月推出2个新菜品,常年把菜品保持在25个。

米饭也是餐仓煲的特色。用泰国米和东北五常米调配,煲前刷的那层油,是自己炼制的猪油,香且油润。餐仓煲饭软硬适中,底下的锅巴金黄香酥,是制胜法宝。

文/陈潇 邓杰 图/丁刚

责编:郑礼

来源:大湘菜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