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17-03-20 17:33:55
“加班”是设计行业从业者出现在生活中的高频词语。“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领导催,甲方逼”,为了交出一份皆大欢喜的满分答卷,夜晚总是设计师们在白天之外的“第二战场”。(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杨硕 龙合辉)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新湖南湘设计频道记者在节日之前的周三晚上“突然袭击”了位于洋湖垸湖南省建筑设计院灯火通明的新办公楼,频繁的加班挤压了他们的休息时间,那么,他们的睡眠时间够用吗?
他叫戴余庆,是规划院的规划师,来到院里不到一年。他说自己还是一个新人,所以不怕加班,毕竟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更何况我还没有结婚,家庭的负担小,加班以后私人的时间少一点,但我还是要求自己保证睡眠的。”
加班的并非总是设计师,院内的各个职能部门也有加班的种种经历。今年的招聘黄金期任务特别重,人力资源部的胡敏和陈紫剑正在电脑和电话前准备招聘材料、传达面试通知。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在向前迈步发展,需要组建更多的设计师队伍,连接好院内生态与院外人才,离不开夜晚部门常亮的工作灯。
院里有很多“加班狂魔”,市政工程研究设计院的曾彪就是其中之一。有多么夸张?一年365天,感觉300天都在加班。在工位旁边,放着几张简易折叠床,是他和同事们通宵加班的最好伴侣。他也坦言,高强度的工作自然会觉得睡眠不够。但他是个乐观的人:“设计院的哪有不加班的,哈哈,晚上11点以后加班,才算真加班。”
作为老员工,总要帮新来的同事们把把关。机电设计院的徐庶就是这样一名“老员工”,在院里工作6年来,责任感飙升。他也坦言加班在行业内就是这样,但无怨无悔,睡眠上自己把握就好。
“做我们这一行的,就是要把女的当成男的使。我是负责绘制施工图的,加班肯定在所难免。但是自从院里搬到洋湖后,我也顺便把家搬到附近了,这样加班晚点也没关系。”建筑室内设计所王珏玉说。
院里的“加班后援团”是一台停在建筑一院门口的自动售卖机。深夜十分,售卖机内的泡面和零食经常供不应求。
建筑一院张守平今年才加入省建筑设计院大家庭,初来乍到,大学学结构的他现在主要负责绘图工作。因为年轻气盛,所以尽管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很满,但他依然觉得睡得不错,晚睡只是生活习惯,加班也是心甘情愿的,年轻的他觉得还有很多东西是值得为之奋斗的。
“你看我的黑眼圈,肯定是睡不够啦!”这个喜欢开玩笑的小姑娘叫曹旖旎,来自景观设计研究中心。她和部门的同事平日加班到晚上八九点的情况相对比较多,但在投标的关键期,加班到深夜12点也是有的。“你应该去和做施工图的设计师聊聊,他们加班很多的,有的经常是要老婆来院里提人的。”
加班的不一定都是年轻人,还有很多“把关人”悬着一颗责任心带领团队加班。作为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十佳模范人物”,被同事们戏称为“自虐狂魔”的曹克周每天在正常下班后会先送爱人回家,然后再一路奔回办公室开始一天的“新”工作。一年有几十个项目在等着他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同时,亲力亲为地带新人,守着年轻人画图也是他的加班重点。在高压力的日夜连轴运转中,失眠的状况在所难免。
不规律的睡眠是让项目给压的,项目多的时候必然会出现部门全年加班的“盛况”。“明天要出图了,肯定要加班,这些情况大家都是不需要借口的。”建筑三院的杨承超如是说。在探班省建筑设计院加班大队伍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冒着黑圆圈的特色人物并没有出现在我们的镜头前,有的是因为羞涩,有的是因为赶工的时间实在紧迫。在一张张毫无怨言的加班身影,构成了一幅省建筑设计院加班与睡眠图鉴。
一个企业、一种行业想要长久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的人。在世界睡眠日我们把目光投放在行业中加班晚归的人身上,是希望在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尤其巨大的现代,每一个从业者都能关注自我的睡眠状态,在放飞梦想的同时,也能够安放好一片宁静美好的睡眠。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