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16-03-06 22:31:49
全国人大代表王填建议将韶山灌区建设为全国现代灌区综合示范区。
新湖南客户端3月6日讯(记者 黄晓辉 曾楚禹)“北有红旗渠,南有韶山灌区。我们建议抓好4大工程建设,力求通过5年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国生态水利示范区、现代农业样板区、红色旅游拓展区、城乡统筹引领区以及改革创新探索区!”今天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团第一小组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王填发言,建议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关注与支持。
全国著名大型水利工程韶山灌区,于1965年7月动工兴建,次年6月建成通水。灌区以农业灌溉、防洪排涝为主,兼具发电、工矿及城镇供水等多元功能,惠及湖南湘潭、长沙、娄底3市7个县(市)区约2500平方公里范围,灌溉农田100万亩,为湖南省最大的饮水灌溉工程,在全国456个大型灌区中排名靠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韶山灌区也面临着今后如何投入、如何科学转型发展、如何全面提升综合效益等问题。
韶山灌区的发展引起了全国人大湘潭代表小组的广泛关注。去年,全国人大代表阳祖耀、王填、齐振伟、罗和安、周建雄、屈胜、曹慧泉等对韶山灌区进行调研。他们发现,在全国现有的456处大型灌区中,韶山灌区有着自己的优势:灌溉范围广,灌溉农田达100万亩,孕育出湖南省乃至全国的“粮仓”;设施状况良好,工程完好率在90%以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红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然而,虽然韶山灌区整体水平不错,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灌溉能力有待增强;洋潭水库的水质非常优良,但还没有成为湘潭主城区的饮用水源,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水质环境有待改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体制机制还不够顺畅等。
为加快推进韶山灌区的建设, 湘潭代表阳祖耀、王填、齐振伟、罗和安、周建雄、屈胜、曹慧泉联名提交议案《关于支持韶山灌区建设全国现代示范灌区的建议》,建议按照现代化的要求,对韶山灌区系统规划和改造,力求通过5年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国生态水利示范区、现代农业样板区、红色旅游拓展区、城乡统筹引领区以及改革创新探索区。具体来说主要是抓好4大工程建设,即农业灌溉提升工程、城乡供水保障工程、红色旅游拓展工程、现代灌区信息示范工程。
“我们恳请国家发改委将韶山灌区列为全国现代示范灌区建设试点,同时,恳请国家发改、水利、财政、旅游等部门对此予以重点扶植和支持。”王填代表的发言拳拳赤心,字字珠玑。全国人大常委会张平副委员长当即对与会的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陈学斌司长说:“王填代表的这个建议很好,希望国家发改委大力支持!”会后,陈学斌司长与湘潭的几位代表深入交流,如何通过5至10年的努力,让韶山灌区转型成为集现代水利工程、生态农业、特色产业、文化休闲、湿地公园和人文景观等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功能区。
责编:廖慧文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