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该如何养生? 请收下这份养生指南

    2023-08-11 02:21:00

华声在线·新湖南客户端8月10日讯(记者 邹伟瑜)皮肤干燥、掉发、口唇干燥、便秘、感冒、疲乏……立秋后,直至秋分,身体容易出现“温燥”。对于一些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天气寒热的变化也容易引发旧疾。

秋季应该如何养护身心,保持健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毛丹对此作出解答。

立秋后需预防感冒 宜早睡早起适当锻炼

立秋后,白天天气比较热,早晚较凉,老人、小孩和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的人要注意预防感冒。尤其是有支气管疾患、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格外注意。

毛丹提醒,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春捂秋冻”,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等有基础疾病人群不宜“冻”。健康人群也要注意适度,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不要过于贪凉,夜间避免长时间吹空调。

日常起居上,应早睡早起,适量运动。年轻人可多参加爬山等室外体育锻炼,增强机体防御能力,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但时间和强度不宜过长,以防出汗过多导致阳气耗散、损伤阴津。

秋季应饮食调理防秋燥 “贴秋膘”要因人而异

中医认为,秋季干燥炎热的气候,容易引起肺燥,进而出现干咳少痰、鼻咽干燥,唇干口渴等症状。因此,秋季多食莲藕、百合、白萝卜、山药、银耳、白果、梨、莲子、马蹄等滋补柔润的“白色蔬果”,可以起到清热生津、滋阴润肺的作用。此外,乌梅、山楂、杨桃、苹果、柚子等也可适当多吃。

立秋后,民间还有“贴秋膘”的说法。毛丹提醒,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多样化,乱“贴”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一味的放纵食欲,容易引起胃肠道的不适,尤其是血糖、血脂、血压偏高的人,秋季饮食更应该谨慎。如果平时胃肠虚弱,过于受补,反而会出现腹胀、腹泻、不易消化等问题,所以饮食上建议清补,也可以在肉食中加入一些健脾消食的中药,防止补益后滋腻不化。

对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三高”人群和中老年人该如何“贴秋膘”,毛丹说:“素食也能起到‘贴秋膘’的作用,如豆类、菌类、奶制品及蛋类等素食富含蛋白质,可以作为三高人群和中老年人‘贴秋膘’进补的选择。”

责编:刘畅畅

一审:罗江龙

二审:刘乐

三审:蒋玉青

来源:华声在线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