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2023-03-15 14:30:15
新湖南客户端3月15日讯(通讯员 刘泽国)近期,益阳市民政局和安化县民政局陆续到安化县唐市社区、长通村等4个获得第三批全省优秀村(居)规民约称号的村(居)进行授牌并组织调研。

安化县民政局根据省民政厅的部署安排,从2019年启动全县433个村居规范制定修订村(居)规民约工作,近年来联合县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湖南省司法厅 湖南省民政厅<关于开展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法制审核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监督和奖惩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坚持完善制度与加强监督相结合,进一步发挥村(居)规民约在城乡基层治理中的制度约束和道德引领作用,有效解决城乡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屡禁不止等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在基层治理中作用凸显。全县涌现出一批村(居)规民约制定规范,实用,执行效果好的村(居)。
马路镇马路村省文旅厅驻村工作队自2021年进驻以来,深入走访调研,在统筹考虑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琢磨起了“精神振心”,在如何真正发挥村规民约作用上动起了脑筋。为了弥补一般村规民约内容繁杂空洞、条文冗长难记、最终流于形式的弊端,工作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不贪大求全,紧扣乡村振兴主题,紧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现象主要问题,通过村组微信群、村委会、村民大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村支两委、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以“顺口溜”的形式推出了新版《村规民约》。全篇308字,共22句,包括序、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六个部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要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民政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是村(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是引导基层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健全和创新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重要形式。从表面上看,村规民约规范的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实际上却是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村民们的共同价值观,是法律之外规范千家万户的道德准则,也是推进移风易俗、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重要抓手。
龙塘镇茶乡花海社区作为湖南省第二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2019年来自安化县13个乡镇的517户、2133名村民从大山里搬出,住进安置点。因居住人口结构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各种矛盾纠纷不断,特别是安置小区的搬迁户与原住村民处于磨合期,相互不了解,都有排斥心理。还有部分搬迁过来的居民来自高山偏远地区,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于社区提出的人居环境制度不以为然,乱丢垃圾、狗不圈养、乱搭乱建、楼道堆满柴火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社区的环境。社区“两委”充分调研商讨,在以“政治”为基准点,“法治”强保障、“德治”促教化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夯实“智治”支撑点,通过组织制定居民公约,采取“五治融合”的方针进行社区治理,以德立规,规范居民言行。经过几次召开屋场会进行集体讨论,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补充,最终形成符合当地情况、群众满意的居民公约。6大篇章、30条420字的居民公约,内容通俗易懂。如关于邻里纠纷,居民公约中就有一条:“有纠纷,莫争吵,要往调解室里跑”。此外“强自治,齐献策,共治共享新家园”“禁烟花,分垃圾,社区环境要爱护”“勤劳作,崇节俭,持家有道奔富裕”,茶乡花海社区居民公约对社区治理、绿化环境、勤俭美德也都进行了约定。随着居民公约的实施,居民的行为有了准则,社区环境很快变了样。如今,茶乡花海社区栋栋楼房干净整洁,道路清爽,居民面貌也焕然一新。大家习惯了新生活,不再乱扔垃圾,矛盾纠纷也少了很多,大家开始爱护社区环境,注重家庭卫生,邻里更和睦。2020年以来,茶乡花海社区获评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益阳市卫生村、安化县文明村、湖南省优秀村(居)规民约村等荣誉。
获得全省首届“十佳”村(居)规民约称号的大苍村村民代表说我们的村规民约着力解决村(居)规民约内容空泛、制定程序不规范、实施流于形式等问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民参与”,老百姓都愿意遵守。

据安化县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按照2022制定的《关于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监督和奖惩机制的实施方案》,将继续指导村、社区建立健全奖惩监督机制,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力度,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守村规践民约”活动,实行村(居)规民约积分制度,通过兑换社会服务、实物礼品等奖励方式和通报批评、教育警告等处罚措施,着力强化约束性、彰显实用性、突出实效性,让村(居)规民约真正落地见效。
组稿:任琼瑨
一审:谭好
二审:谭好
三审:王展
[责编:梁原]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