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小学教师蒲力涛获评2022“美丽青年乡村教师”

  湘西教体之窗   2022-09-24 07:51:52

日前,2022“美丽青年乡村教师”寻访活动名单公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排碧学区十八洞小学教师蒲力涛上榜。

扎根乡村教育 用爱耕耘 用心奉献

乡村教育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重要资源、重要抓手。有这样一个人,他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师范,学成回归乡村,扎根教育,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他就是花垣县十八洞小学的蒲力涛老师。

蒲力涛,1990年出生于双龙镇马鞍村,2013年参加工作,十八洞小学校长兼任课教师,全面负责十八洞小学三个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2021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之一。多年来,他用责任与担当“逆行”乡村,到最偏远的教学点,用坚定的执着与爱,带着回馈大山的情怀,致力于乡村教育振兴,默默守护山村的孩子,让孩子们享受到相对优质均衡的教育,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扎根乡村,以校为家

2013年蒲力涛从湖南一师毕业后,考取特岗教师,曾在保靖县水田河镇中心小学及该校的村小教学点金落河小学任教。2016年特岗期满,他调回花垣县双龙镇排碧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工作认真、积极肯干,很快被提拔当上学校党建办公室主任。2018年秋季,十八洞小学缺编,开学在即,老师却还没有着落,学生入学一天也不能耽搁,派谁去呢?中心校很多老师选择沉默,没有人报名。正当学区领导一愁莫展时,蒲力涛主动找到了校长请缨。他说:“我自己从小在农村教学点长大的,知道那里的学生需要什么?我希望通过我自己的努力给那里的孩子一种更好的教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现在十八洞教学点正需要人,我更应该去!”看到蒲力涛态度坚决,经过商议后,学校最终同意。

蒲力涛来到十八洞小学后,眼前的场景让他大为震惊。破旧不堪的大门和操场,仅有的两个篮筐也摇摇欲坠。学校一共只有3间教室,教室里所有的桌椅早已经磨损得破烂不堪,甚至有些板凳的凳面都已经掉落,窗户也破破烂烂。

学校大概20多人,最小的4岁,最大的9岁。学生的年龄差距这么大,要集中教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再加上学校只有他一位老师,既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还要负责学生的生活,因此繁忙的工作和教学任务让他一个人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每天回到家直倒头呼呼大睡。妻子见状很是心疼,主动和他商量说:“我以前也学过幼师,反正现在在家也没事做,看能不能到学校帮上点忙”。蒲力涛觉得这也是个不错的办法,于是向校领导请示,得到同意后便带上妻子和孩子来到十八洞小学。从此,夫妻二人一人负责上课一人负责煮饭。本不是十八洞人的他,但为了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情况,他便带着妻子和孩子住在了十八洞小学,孩子跟着他一起读书,真正做到了以校为家。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

十八洞小学的孩子单亲、留守儿童居多,很多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学生的行为习惯、卫生习惯都很差。蒲力涛决定把学生的养成教育当作常规来抓。生活上,他要求学生每天中餐前先到水龙头边上洗手、洗脸,中餐后还规定每个学生要漱口。不准学生把零食带进学校,培养学生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爱惜粮食的好习惯。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行为习惯基本养成。

精准扶贫引领山村巨变。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十八洞小学有了第一间图书室、第一间文体室,第一间多媒体教室,教学的条件和环境都改善了不少。不少支教团、社会公益性组织多次来学校进行捐赠和开展公益活动,陪孩子们做游戏、绘画、唱歌,孩子们在这里尽情地勾勒着心中的诗与远方。

给孩子们一种更好的教育是他工作的目标。虽然十八洞小学学生较少,但该开的课程一样不能少。他发现自己教语文、数学、体育还行,但美术、音乐等这些课程,上起来很吃力,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他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网络联校设备与中心校连接,只要中心校有音乐、美术优质课,他就打开网络联校设备进行对接,让孩子们与中心校的孩子能隔空同上一堂课。同时,他还经常利用网络联校设备与长沙芙蓉育英小学、北京朝阳小学等知名学校进行网络对接,打通课堂通往山外的世界,让十八洞小学的孩子也能享受大城市名师的优质学习资源,孩子们各方面的技能和素质都得到了新的提高。2021年六一期间,蒲力涛带着孩子们来到央视演播厅,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首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孩子们唱出了他们心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让所有的观众为之动容。孩子们说最喜欢在秋天稻谷熟的时候,蒲“爸爸”带他们去金灿灿的稻田里唱歌、游戏,那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光。

用心播种,静待花开

很多人问:“现在的年轻人不都是想往城里发展吗?为什么你愿意坚守在这样一个村小呢?”他说因为他的根在农村,对乡村教育有情结,希望下一代的农村孩子能都成长起来,靠自己的本事成人成才,实现乡村振兴。就是这样的情怀让他坚守在十八洞小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了职业幸福感。

暑假期间,其他老师都回家了,唯有他还在工作。问及原因,他说:“我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要完成:家访,这是我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山区里的孩子和城里孩子不一样,他们除了要学习还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学生的家庭情况、心理变化,都会对孩子的成绩造成影响。而对于乡村教师来说,除了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以外,关心每一个孩子,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才能保证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面对调皮的孩子,他会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商量好的教育方式;面对家庭贫困的孩子,他会主动为他们申请资助;面对自卑的孩子,他会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更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蒲力涛的真实写照。蒲力涛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用他对教师职业的炙热情怀,用他扎根乡村教育的矢志初心,用他诲人不倦的无私奉献,诠释着一名乡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传递爱的希望,播撒梦想的种子,送一个个孩子走出大山。他在用青春、信念、忠诚、奋斗为乡村教育谱写最美的篇章!

责编:向莉君

来源:湘西教体之窗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