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俊 湖南日报 2022-04-02 18:34:55
湖南日报4月2日讯(文字/视频 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姚家琦)今天是“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即“世界自闭症日”。上午,湖南省儿童医院举办“蓝色关爱 一起向未来”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云课堂,同期发布的2019年至2021年度医院自闭症接诊数据显示,3年间医院接收确诊或疑似自闭症儿童近3000例,其中男孩超过2000例。专家呼吁,儿童自闭症已成为我国精神类残疾首位,拒绝歧视,传递善意,关爱自闭症患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主任医师钟燕介绍,孤独症谱系障碍俗称自闭症,是一类以社交沟通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及狭隘的兴趣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自闭症尚未找到明确病因,目前研究表明可能与基因遗传、大脑结构异常、环境因素等有关。根据国际最新数据,自闭症发病率已由2009年的88:1,上升至现在的54:1。2017年《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中国自闭症患病率约1%,男孩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约6:1。目前全国自闭症患者已超1000万,0到14岁的儿童患者达200余万,已经成为儿童青少年致残的首要原因。
钟燕表示,自闭症发病呈上升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有所提高,二是医学诊断水平的进步。早筛查,早干预,有利于自闭症症状的改善和后续发展,2-6岁是训练的关键期。如果孩子出现“五不”症状,即不(少)看——目光接触异常,不(少)指——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不(少)应——叫自己名字听而不闻、无反应或不敏感,不(少)语——多数自闭症患儿存在语言发育延迟,不当——不恰当的使用物品及相关感知觉异常,一定及时到专业儿科机构就医。
目前,针对0-22岁患者有14种有效干预方法已建立实证基础,包括行为干预、认知行为干预、儿童综合行为疗法、语言训练等。“孩子们的治疗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还有社会更多的理解和包容。”钟燕表示,省儿童医院主要采取应用行为分析法联合自然情景教学、关键反应训练、儿童综合行为疗法等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训练。同时,定期开展家长培训,指导家长进行居家干预康复,从而做到学以致用。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些孩子的康复周期通常都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钟燕坦言,自闭症儿童每周应至少接受15-25小时的干预训练,密集40小时以上干预训练效果更好,这个过程需要家长全程参与。干预效果与疾病严重程度、有效干预持续时间及频率有关。这对自闭症家庭的经济、心理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今年自闭症日主题为“聚焦孤独症服务,构建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钟燕呼吁,关爱自闭症儿童,涉及早期筛查和诊断、幼儿教育、学龄期随班就读、职业培训、就业等多个环节,希望汇集政府和社会更多的爱心力量,真正解决这个群体所面临的问题,健康的路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责编:余蓉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