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 新湖南客户端 2021-09-15 21:52:51
作者|永强
一
【在漫水涉江而过】
水漫过沅江的时候
我打量脚下的轨迹
何等小心翼翼
涉过这条江去
干什么
屈原吟唱一咏三叹
始终没有正面回答
他只是逆流而上
完成一段地理上的迁徙
最终栖落在溆浦山中七八年
在没有归途的江这边
整理寂寞凄凉
一条长江的道路
终结于一个时代的尾声
多少个时代之后
我比他过得开心
今天有心思
在波峰波谷的距离里
琢磨离愁别恨
体会愤怒悲伤
在千年后求索
结合自己的体验
窥探先行者的意图
掂量放逐与回归的主题
在一盏渔灯的印象中
瞄准对岸的江堤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这是我看得见的对比
今天水漫过我的血液
这是发源于心脏的一片汪洋
漫水
我正走在去看望一位九十三岁长者的路上
她如此清醒现实如此平淡慈祥
早就超过了屈原的智商
我毫不犹豫走过去
道路无比清晰
一千年后
人们都会讲起
我是在漫水这个地方
开辟道路
涉江而过
(写于2021年8月24日上午,在去溆浦县漫水看望跃文兄93岁母亲的途中。)
二
【九月一日的观察】
第一道铃声响了
彩球瞬间腾空
跟着气球上升
千万多只
争先恐后
我作为其中的一只
从中学校园的围墙上
一同上升
最先探出头
看见青春的丽影
回望一个熟悉不过的人
仅仅是刚才
把他手把手交到这里
就如此惦记
气球在光线中延伸
九月一日
我的身体在光线里飞行
看到了校园的小树林
和时间的全景
(写于2021年9月1日晨,儿子升高中开学第一天。)
三
【敬礼,用我正写诗的手】
此刻
我的脸
在高速行进的列车上
朝北方呼啸而去
抵近一位瀚墨飘香的老师
完成又一次课堂外的温习
山林大河在飞腾
我在漫无边际的时光之上丈量
人生的广度深度和长度
又在途经浩荡无垠的水稻田时
预先捧起丰满的一季
并且穿越到隔壁的荷花
端详最后挚热的容颜
这些惺惺相惜的物理
一直垂在我奔跑的正前面
几十年如一日扎堆不曾远离
一切期待的未来
都自然而来
常常只是在此时九月十日
古老的种子更加茁壮显眼
榜样在发芽之后传承
纷纷以大地的深沉
以阳光的芬芳
在我写诗的手臂前
以最具善美与真诚的方式
一一点名
人物故事情节全部到齐
我如此地热爱
我经历的一切过往
如烟如尘
被您堆积成沃土上
一再飞跑的起点
我如此地感恩
努力向您靠拢
靠近真实
在长大前就塑造心灵
在长大后依然怀有信心
我用口口相传的乡音
朗诵
为您写的诗
此刻
大义深明
格局宏伟
意象向前向上递进
淳淳诱善
追随弥漫长空的风
我挥动手臂
向您致敬
(写于2021年9月10日教师节,向我现实的老师和心灵的导师致敬。)
四
【秋天的土地】
跳跃的诗行
引导我一起去了菜园
伴随芬芳的节奏
瓜熟蒂落
汇总成人生的回响
都是些老朋友
好久不见
沧桑的眉目与手相逢
我满心欢喜
忍不住赞叹
这片土地
彼此的故事
结成果实的既往
纷纷扬扬
高深的旋律
宝贵的知音
如此惺惺相惜
意象起承转合
在几亩田土上铺开
发现自己的身影
我拾起来
如同拾起少年时的蓑衣
我生命中最早的一件盔甲
如今披挂上阵
握紧写诗的武器
依然炯炯有神
秋天的土地
是我胀红的脸
水
悄悄地冲刷
水
正漫过地平线
(写于2021年9月15日,晨)
五
【诗与九月的相遇】
我一直在诗里生活
偶尔走进生活中写诗
如同今天早上
看到太阳踱过树梢
给向阳的窗台铺上金光
我是在眼眶边上
直接看到水漫金山
摹写了光阴的模样
一漾一漾
和心跳合拍
多么像我蹒跚学步
起起伏伏
像每一季每一天形状的年轮
在树干上蓬勃张望
正当我记不得从前的时候
而今阳光启发眼皮下的记忆
当我累了倦了
看到这些熟知的景物
难免不油然而生爱怜
难免不追根溯源
好在我还没有彻底健忘
诊断书从天边来到眼前
窗台上伸向天空的树梢
依然没有发芽
四周的叶片都在
花喜鹊晃动着尾巴
这里是秋后的诗篇
与远方隔着时日距离
我在诗中的秋后等待
在心里等待
在阳光中等待
在花开结果后
一片荒野外
潜下心
分辩阳光下的黑暗
和暗物质
如同在无比热爱中
诅咒和痛恨
阳光能理解我
我在写诗前
早就充分酝酿
放弃了邪恶与残忍
现在
我和着节拍与韵味
返回到诗中
继续生活
提笔四顾
阳光下
一些诗在熄灭
黑暗中
更多诗在燃烧
(写于2021年9月17日晨,南下高铁上。)
六
【滴在心灵故乡的水】
东方风来
一夜的雨
通过木屋的瓦片
直接滴到了我心里
我仔细聆听
将水的模样看在眼里
这些从天而降的知音
在我的胸怀里驻扎停留奔腾
潮起潮升
在我的心间成为一条河流
一片大海
我看到了太阳的光芒
看清了更大的世界
这就像今天早些时候
心灵故乡的贵客来了又走了
给我留下澄静悠长
聚合的美妙时光
一滴水滴下来
那是苍天的眷顾
两滴水滴下来
那是我明亮的的眼睛
(写于2021年9月20日清晨)
作者简介:
永强,笔名乡人,著名诗人。湖南宁乡煤炭坝贺石桥人。著有《过程》(作家出版社出版)《家在心灵故乡》(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等个人专著十余部。其诗风俊朗厚重,与时代同行,富有哲思,深受读者喜爱。他以诗探寻智慧人生,坚守精神世界,以诗歌发现并导航心灵故乡的实践令人钦佩。
责编:邓正可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