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驿镇“三变”与“三不变”模式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9-08 18:33:38

桥驿镇“三变”与“三不变”模式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范为国

脱贫过关,防返贫加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既要看数量,也要看质量。长沙市望城区桥驿镇在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时,保持着“三变,三不变”模式。

名称转变,帮扶不变

2021年3月之前,有一种工作叫做精准扶贫,有一类身份叫做扶贫干部,有一支队伍叫做驻村帮扶工作队,有一类荣誉叫做“致敬脱贫先锋——你是最亮的那颗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有效成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不变、帮扶不变。

桥驿镇乡村振兴办原扶贫专干罗亚仍然在忙忙碌碌,她说道:“表彰大会召开了,脱贫档案整理了,并不意味着工作结束了,我们现在不再叫扶贫专干,有了新名字——防贫专干,而且上级选派了更强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继续驻村做有效衔接服务。”

任务转变,使命不变

桥驿镇洪家村驻村第一书记许经纬是望城区城管局派驻到村任职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没有驻村工作经验的他,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除了乡村振兴产业人才摸底、脱贫质量集中排查、自查自纠、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结对等规定工作外,他给自己加了很多“自选套餐”,例如参加每周村级工作例会、参加村上的群众文艺活动、走访调研本村农业企业、了解现在新农人困难和需求、参与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等等,他想找一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突破口,再精准发力。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工作一直在路上,在脚下,但又不只是在通往走访脱贫户、监测户家的路上,而是融入了乡村发展的一砖一瓦、一田一地、一瓜一果当中。任重,道远!

底线转变,真心不变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难度大、挑战多,要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农户收入底线从2017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3200元变成4000元。守住底线,需要用心用情用脑用力做好常态化监测和帮扶工作。

民福村代新屋组佘建新,44岁,家庭人口5人。本人患有严重糖尿病,每天需注射胰岛素,小孩仍在义务教育阶段。在政策兜底帮扶下,2018年稳定脱贫。由于天灾人祸,妻子张银2020年11月发生交通事故,瘫痪在床,让家庭负债并失去重要劳动力。通过多方政策扶持,自主家庭养殖,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6500元,但存在较大返贫风险。民福村防返贫队伍扎实复核摸排,及时把情况向镇级汇报,通过镇村两级调查核实,区级比对审定,该户按照程序纳入监测。

桥驿镇多次召开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动员会议,镇长王卿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把防返贫工作作为保民生、夯基础的工作来抓;要提高业务水平,按政策办,按要求干,干就干好;要用心用情保效果,系统推进,科学管理,做到实事求是,应纳尽纳。

“攻城容易守城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把握好“守”与“接”的关系。如今,在桥驿攻过城的镇村干部正撸起袖子加油干,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的新图景徐徐展开,通往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正迸发出勃勃生机。

责编:胡什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