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7-22 23:04:4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2日讯(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杨楠 谭慧 曾媛)今天是大暑节气,这是一年24个节气中第12个节气,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处于“中伏”前后的高温时节。大暑节气如何养生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徐寅副主任医师介绍:大暑养生要讲究“清”、“静”。
大暑时天气炎热,养生首要是一个“清”字,要注重饮食清洁、机体要清热。
饮食清洁
夏季天气炎热,温度高、湿度大,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清洁”的食物是夏天饮食卫生的关键。未食用完的瓜果、饭菜等要注意密封、冷藏,尽量不食用过夜的食物。还要关注食品保质期,不吃不洁或变质的食品。
给身体“清热”
中医主张“天人合一”,夏天天气炎热,人体也会因气候的原因而阳气旺盛,甚至导致“上火”的情况,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和脸上长痘等。出现上述的情况时,适当给身体“清热”。首可以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火上浇油”。
绿豆清暑、薏仁祛湿,特别是绿豆薏仁粥,可供大暑之季清热祛湿。水果中的西瓜,号称天然“白虎汤”(中医方剂名,功效为清热生津),可以在夏天适当食用。
也可用陈皮5g、薄荷3g、杭白菊9g、荷叶3g,用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有祛湿、化湿、和中的功效。
但需要注意,上述介绍的食疗方法均不适用于脾胃虚弱的人群。
心静
大暑时节,人们情绪容易烦躁,此时应注意进行日常自我调节,达到“心静自然凉”的境界。日常生活中,切忌过于激动、急躁愤怒。在夏天,日常工作生活更应该注意劳逸结合,闲暇时间可听歌阅读、品茶赏花以静心宁神、敛阳降气。
身静
大暑时期天气酷热,人体阳气走于肌表,阳气浮散,故容易出汗,稍稍一动即汗出,人体容易感觉疲劳。《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暑热天气应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烈日酷暑应尽量避免外出,减少露天日晒下活动,注意顾护阳气、保持体力。
运动锻炼宜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应选择较为和缓的运动,如散步、健步走、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以微微汗出为度,切记不可大汗淋漓。
如若进行跑步、打球等强度较大的运动,应当控制时间,否则运动时间过长、出汗过多,不但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反而容易导致身体虚损。
责编:王铭俊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