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5 17:34:26
有这样一群人,在生命来临之初,给予鼓励、安慰、力量,无论风雨或是晴空,温柔守护。在孕期、分娩期、产后,为母婴及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护理、咨询。她们是生命的摆渡人,在自己平凡岗位上,谱写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她们的名字叫作“助产士”!
5月5日是国际助产士日,我们透过长沙市第一医院产科助产士陈湘的工作手记,走近这个神圣的职业······
故事1:助产士的手...
小容,怀着双胞胎的准妈妈,孕早期就曾住院保胎。孕33周,又出现了单侧下肢水肿,身体上的不适,导致心理压力增加。由于担心宝宝的安危,只愿意左侧卧位,不敢翻身,每天看着发红发亮的左下肢,小容内心焦急又烦躁,呼吸也随之加快。
看着小容难受的样子,我仔细查阅了她的病历,开始帮助她调整呼吸,正确的呼吸可以让膈肌的压力得到缓解,并且放松肌肉。接着又开始给她进行左下肢的淋巴回流护理,1个小时左右的按摩和淋巴回流,左下肢的水肿明显缓解,肢体也可以活动自如了。小容的妈妈高兴地说:“之前我女儿每次下床,这条腿就会变得很紫,看着好心疼。助产士的手真是一双‘神奇’的手,我们真的很感激!”左下肢水肿消退了很多,腿也能够正常活动了,小容皱着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看着她开心的样子,作为助产士,我由衷地感到幸福!

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助产士是你的好伙伴,像家人一样,给予专业、贴心的帮助。
故事2:我真的很喜欢你...
小源是一胎妈妈,高龄,前几次的怀孕经历都很不幸,这一次终于熬到了足月,胎膜早破,紧张的不规则的宫缩让她觉得疼痛难忍,夜里零点,接班的我和她第一次见面。
小源向我哭诉她的痛苦,甚至说想要放弃,我轻轻地抱住她,在寂静的夜里倾听她宣泄情绪。宫缩一来,我便运用“五维呼吸法”帮助她很快安静下来,给她做引导式放松练习,加上催眠技巧,使她身体放松。体内的内啡肽分泌增加,宫缩开始变得温和起来!然后,我们开始聊分娩的神圣,帮助她感知自己的身体,相信自己。充满信心和力量的小源,顺利地迎接了孩子的降生!

我夸她是“最伟大的妈妈”,她给我微信发了“520的红包”,拒收后我“批评”了她的这种行为,她委屈的向我解释“我真的很喜欢你……”隔着屏幕,工作18年的我,瞬间泪奔!
故事3:太神奇了,孩子是滑出来的!
二胎妈妈清清,上午还在江西上班,下午到了我们产科,检查宫口开大两公分,一直疼痛的大汗淋漓,拳头握紧,床单差点被扯破。宫缩很强,羊水已破,清清躺在床上不敢动。

我细细地和她交流,并一再肯定她、鼓励她,她松开拳头握紧我的手,和我一起做骨盆摇摆!专注的呼吸使身体柔软下来。第二产程的“生宝宝呼吸法”,让她专注在自己的分娩里,听着音乐,享受分娩过程,直到孩子滑出产道,她惊讶地说“孩子是滑出来的!”。这一次的生产过程也疗愈了她多年以前在第一次分娩时的心理阴影。
故事4:相信我,你会没事的
小倩,36岁,二胎妈妈,一直担心本命年会有坎!和她同年的我笑着对她说:“别怕,什么坎遇到我都会化的”,说完我们相视而笑。孩子出生后,小倩产后大出血,幸运的是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启动了多学科联合抢救预案,血止住了,小倩的命保住了!

脑海中又回想起那一幕:当时她躺在产床上,脸上逐渐退去血色,她说她很害怕,我盯着她的眼睛很有力地跟她说:“相信我,你会没事的!”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她的命就是我的命,我是她的助产士,我必须尽全力保障她的安全!
那种恐惧的、期盼的眼神,时时刻刻提醒我,助产士,保母婴安全为首要,任何时候,把产妇的痛当自己的痛,把产妇的命当自己的命!
故事5:我应该早点来看你的门诊
小白来看我的母乳喂养门诊是产后42天,她说反复堵奶,很是无奈,现在又是同一个部位堵了!了解了她的哺乳过程,42天里已经被催乳师通乳11次,最开始是生理性奶胀,催乳师告诉她“奶会被胀退”,于是办理套餐,之后开始了通乳之路!

乳房的过度排空让乳汁产生供过于求,奶量过多,妈妈稍微有些情绪不好,或者是吃食稍微不注意,就开始堵奶、发烧,只好请催乳师再次通乳,一次一次的通乳,让小白心力交瘁,并且对哺乳开始失去信心。我抱了抱“受伤”的她。然后开始科普生理性奶胀的原理,堵奶频发的原因,告诉她处理乳腺炎的正确方法,局部的冷敷和宝宝正确的含接和吸吮。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建立供需平衡,即便再发生堵奶,妈妈们也可以得心应手的自行处理。通过妈妈赋能,自我肯定,对养育人类幼崽,小白更加有了信心,直感叹:我应该早点来你的母乳喂养门诊的,可以少走好多弯路啊!
故事6:他真的吃上了
小如是新手妈妈,分娩很顺利,但是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饱受焦虑。孩子出生后,家人觉得母乳吃不饱,使用了奶瓶奶嘴,宝宝产生了“乳头混淆和流速混淆”,直到出院回家,宝宝不愿意含接妈妈的乳房,只要靠近妈妈,就开始哭得撕心裂肺,拒绝妈妈,最后大人和宝宝各自筋疲力尽,只能把母乳挤出来喂。

妈妈挫败感很强,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带好自己的幼崽,情绪几度低落,来到我的门诊时,也是经人介绍。仔细评估后,采用“生物滋养法”的哺乳方式,让妈妈调整呼吸,放下焦虑和恐惧,宝宝成功含上了妈妈的乳房,妈妈激动的眼泪汪汪说“他真的吃上了!”
有人说:助产人员要有“鹰的眼睛、狼的耳朵、熊的力量”。“鹰的眼睛”,是能盯着各种细节;“狼的耳朵”,是要非常敏锐地听到产妇的讯息,不管是她说出来还是无声的肢体动作;“熊的力量”,不是说助产士必须拥有多大的力气,而是要有强大的心理和技术去接纳和抚慰产妇的情绪。
在平凡的岗位上,她们的故事还有很多,她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爱浇灌出生命之花,她们是可爱的助产士!
通讯员 杨玲 杨静

责编:王璐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