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是这样可爱的“大禹”

龙文泱,   湘遇微信公众号   2021-01-27 17:38:04

“大禹治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

人们最常提到的是大禹“三过家门不入”这一情节点,以赞扬大禹的敬业精神。

但这样一个“工作狂”的形象过于高大,难免让普通人觉得有距离,难以共情。

1月24日晚,由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大型木偶剧《大禹治水》在长沙上演。

这部剧的创作者想冲淡神话的玄幻色彩,更加关照现实。

这让我们能够剥离印证神话故事与现实的复杂程序,感受长久以来秉承“为孩子创作的”湖南木偶剧中的人性与精神,发现孩子喜欢的、可爱的“大禹”。

(排练画面,部分木偶为代用木偶)

不想治水的少年

英雄不是天生的,禹不是从小就立下了治水的宏图大志的完美少年。

相反,他的许多表现都和我们一样。

他有少年的天真烂漫。他常和小伙伴玩闹,在山林中追逐嬉戏。

禹的父亲鲧受命治水。鲧十分威严,带着儿子一起治水。

禹却对小伙伴说出了心中所想:“他(鲧)要不是我爹,我早就不跟他去治水了。”

他有怦然心动的爱情。他无意中救下了涂山部落的少女阿娇,二人一见钟情。

剧中,两颗红心和“怦怦怦”的心跳声,让观者的心跳仿佛也更有生命力。

他有对妻儿的不舍。还是“三过家门而不入”。但是“过而不入”时,禹往家的方向频频回首,犹豫、牵绊、挣扎,在他心中交织,也在观众心中波动。

这些细节让他走下神坛,更像一个人,动人的人。

从“禹”到“大禹”

禹为何能成为具有光辉英雄形象的“大禹”?

他拥有可贵的特质。

他敢于质疑权威。鲧治水9年无果,用的方法一是“堵”,二是祭祀苍天神灵。

禹却大胆地提出“洪水光靠堵可不行”“祭拜根本不管用”“今年洪水减少只是雨季还没有到”等观点,不顾触怒父亲。

他像父亲一样百折不挠,却更愿意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他在总结父亲治水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疏导的方法。

他的治水之道,也是治国之道。他将原本对立的部族团结起来,共同治水,终获成功。

这些品质,你和我也可以学习培养。

一部“好看”的木偶剧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给孩子看的木偶剧,制作十分用心。

木偶造型优美,具有远古的历史感。剧组翻阅了大量史料,木偶服装以麻布为主,化妆与造型都力求真实。

巧用多媒体3D动画,增加视觉感受。展现滔天“洪水”等是木偶剧的弱势,该剧运用3D动画生动地表现舞台上的洪水、雨,营造出洪水肆虐等舞台效果,极富视觉冲击力。

故事与形式都“好看”的剧作,才能吸引孩子耐心地在剧场坐上1个多小时。

长按识别·关注湘遇

文:龙文泱/刘晶(实习)

视频:辜朗俣 / 刘晶 魏晨雨(实习)

制图:魏晨雨(实习)

责编:徐凯琦

来源:湘遇微信公众号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