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彭东明湘阴读者分享会上“撩”乡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1-23 11:52:42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彭东明《坪上村传》湘阴读者分享会“撩”乡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23日讯(通讯员 徐合志 记者 徐亚平 见习记者 周磊)“远逝了的炊烟和山歌、牛粪的气息、稻草的清香、纺纱车发出的绵长的低吟、墙根下蟋蟀们清清冷冷的叙说、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缕缕乡愁,让我萌生创作的灵感与激情。”1月22日,湖南省作协副主席、岳阳市作协主席彭东明在湘阴《坪上村传》读者分享会上,深情并茂,“撩”拨乡愁。

本场活动由岳阳市作协和湘阴清荷生态国际幼儿园主办,与会人员包括岳阳市作协主席团成员、湘阴文学爱好者、清荷园快乐妈妈读书会成员、清荷园老师及家长、新闻媒体朋友等120多人。会上,彭东明分享了《坪上村传》创作过程以及创作感想,回答了读者现场提问。

“乡村路,带我回家……;乡村路,带我回家……”是歌声唤起了彭东明思念家乡的心绪。作家离开家乡多年之后,主动申请回家乡任职,参与乡村建设,带领乡亲们修缮坪上村的老屋,用醇熟细腻的文字为村庄作传,讲述一代又一代人命运的起落,以及正在消失的风情风俗。

在互动环节,有清荷幼儿园的老师提问:“在我的印象中,乡愁是那种哀伤的、悲切的,但在《坪上村传》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乡愁不仅仅是悲伤的,也有着美好的令人向往的情感,可是在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过程中乡村文明与城市变迁要如何平衡呢?”彭东明回应道:“乡村这些年是有些落寞的,现代文明滚滚而来无法阻挡,乡村文明难免要被淘汰,我们要学会珍惜、学会歌颂,让乡愁变得有意义。”

另有读者问道:“是怎样的契机或是原因让您从农耕文明着手来介绍家乡文化而不是单纯的介绍家乡的美?”彭东明打趣说这么写他写不出来,听众们跟着笑了起来。他后面又补充,阔别家乡多年的思念驱使他回到这个他出生的地方,当看到百年祖屋只剩一片残垣断壁,在风雨中摇摇欲坠,便迫不及待地四处奔走呼吁,决计筹资修缮这栋记忆里的老屋。当他把这栋建筑“抢救”过来之后,他产生了想要保留这个村庄的信念。他意识到抢救一栋楼固然重要,但比抢救一栋楼更重要的就是一座村庄的风俗、民情。

彭东明这场具有浓厚情怀、干货满满的分享会感染了现场读者。岳阳市作协副主席、湘阴籍作家李清明深有感慨地说,这是一场非常有价值的文化碰撞,让每个人记住乡愁,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责编:马如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