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十中之窗 2020-12-08 15:09:40
有首诗这样写道:“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道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如今,心中的炽热仍存,奋斗的天空仍在,可同行的伙伴却已长逝,岂不痛哉!问斯人已逝,吾与谁同?谨以此文纪念倒在工作岗位上的黄有荣老师。
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在听课
在邵东十中的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个时刻比11月25日这个夜晚更令人揪心,没有哪个时刻像11月25日这个夜晚如此的渴望奇迹发生!
这一天,本是很平常的一天,邵东十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刚刚进入第二天的日程。
晚上7:00,青年教师周雅婷信心满满上完经她师傅黄有荣老师亲手指导过的比赛课,正聆听师傅的点评。黄老师思路清晰,点评十分中肯到位,大家纷纷点头赞同。
7:15,晚上第二节比赛课开始,黄老师第一个走进教室,在教室最里边靠窗的角落里坐下,准备听课。
7:22,意外发生了,黄老师突然倒地。在场的老师预感不妙,立即行动起来,有的想办法救急,有的打120,有的就近去请医生。
7:32,120医生赶到,立即展开急救。闻讯赶来的教职工,个个神色凝重,默默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祈祷,渴望奇迹发生。然而死神无情,终究没有放过黄老师。
8:10,医生宣布死亡。悲伤,巨大的悲伤,像洪水一样,立刻吞噬了十中的全体师生。
黄老师的生命,跌落在52岁的这道坎。随之跌落的,还有一个未写完的听课本,一支已经不能替学生指点精彩人生的钢笔。
三十年的工作——一堂精彩的课
2020年,是黄老师参加工作的第三十一个年头。三十年来,他大部分时间都承担着繁重的工作,最多的时候当一个班的班主任,一周还要上二十节课。从2003年开始,黄老师年年担任班主任,从高一接手就是三年一届,一直送到毕业。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工作真的非常辛苦,有的班主任都戏称自己的生活状态是“鸡叫出门,鬼叫进屋”,每天往返于教室和家庭之间,两点一线,时时不忘工作,刻刻铭记责任,分秒不落,心系学生,而且压力之大,出于常人:担心学生出状况,担心学生考不好、影响前途,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负重前行。
2019年3月,黄有荣老师曾在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同事要去探望他,他婉拒了,说小毛病,大家不要来。人在医院,但他的心里装的是全班学生,牵挂的是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迎考,勉强住了4天院,就急匆匆拖着病体返回讲台。正因为有这样的坚守和努力,黄老师带的每一届学生成绩都十分优异。他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高考学考功勋教师、政府嘉奖等荣誉称号。
1992年到2002年这十年应该是黄老师一生中最高兴的一段时光,此间,他负责学校团委和学生工作,成绩突出。1999年3月《湖南教育报》报道十中团委素质教育抓得好;学校《红土岭》文学社有十多篇作品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同时,他积极探索邵阳市教科院在十中确定的《活动型德育途径研究》课题,取得显著成绩,得到当时主管教育的李兰君副市长的高度评价;2002年,邵阳市教育局推荐黄有荣同志出席湖南省德育年会暨现场经验交流会,当时省里专门为邵东十中安排了十分钟的录音发言时间,这是邵东十中的德育经验第一次在省级会议上传扬。
他——永远不会下课
黄有荣老师担任了17年的班主任工作。他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非常注重立德树人,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寝室、教室,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以至许多学生都不叫他老师,亲切地称他为“老黄”。他于学生,既重言传,更重身教,率先垂范。这一点,对学生影响至深。黄老师的学生——2015年毕业的246班张姝婷说:“人生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奉献自己。黄老师的事迹会被我们铭记,更会鼓舞我们在有限的年华里脚踏实地、努力地充盈自己的内心,用丰富的知识和对世间饱满的爱意去迎接前路上的任何艰难。当下,学习黄老师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工作中一往无前地努力。正是受黄老师的影响,我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我要像他那样,勇敢面对挑战,成为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2018年毕业的280班罗玉香同学说:“我即将大学毕业,黄老师一腔热血洒在三尺讲台,将最美的笑容留在学生心中。他的沉稳、坚韧、永不言弃的品质,必定会成为我心目中的一盏指路明灯。”
赵朝明同志是黄老师的同事,同教政治,目睹了黄老师离世的过程,情不自已,哽咽落泪:黄老师心里总是装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我们生病,他着急探望;他自己生病了,却总是隐瞒不说,现在连说一句问候的话的机会都没有留给我们啊。
黄老师的一生,按陶渊明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的说法,我们也只能信了;从库尔茨“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这个角度看,我们当然更加赞同。
三尺讲台三十载耕耘,黄有荣老师用最纯粹的心灵守护杏坛净土,十中求学,十中工作,最终倒在十中的土地上,真正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献身教育的铮铮誓言。
责编:曾璇
来源:邵东十中之窗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