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芳 通讯员 陈磊 李晓丽 焦梓瑜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6-23 18:52:26
劳动教育怎样开展?来看岳麓区中小学的探索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福芳 通讯员 陈磊 李晓丽 焦梓瑜
“同学,你的饭盒还张着嘴呢,我来帮你收起来。”6月22日,“饭盒班长”边检查大家的饭盒盖边说。这是长沙市岳麓区周南梅溪湖小学孩子们的午餐收盘活动。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寓教于行动,涵盖多个门类,引导学生从小在身体力行中快乐地参与劳动。
周南梅溪湖小学的实践,是岳麓区教育局劳动教育的一个缩影。早在2002年,全区就依托长沙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按各年级的年龄特点,构建了300多个课程项目和主题活动。
教育匠心让劳动教育无处不在
岳麓区将劳动教育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打造了有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博才白鹤的学生在售卖自己制作的中药包。)
在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学校,每一届学生刚一入校,就会收到一本老师们精心编写的《学生必读》,其中主要篇幅是关于学生文明卫生习惯方面的。学校以极其细化的要求和严格的检评制度,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学校的每个校区都设有3-4个劳技教室,烹饪室、艺术作坊、烘焙主题手工教室、创客教室等,课程种类多,也深受学生的喜爱。
岳麓区第一小学的劳动教育从学生自主抬餐取餐开始。四五六班级每个班,都设置了“午餐护卫队员”,全班同学轮流担任,承担去食堂取餐抬餐至教室的任务。午餐不仅是一顿饭,更是一堂无声的劳动课。
博才梅溪湖小学结合德育教育和劳动教育实践,让孩子在家中参与不同类型的家务,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记录家务劳动。培养人人争当“劳动小能手”的氛围。
岳麓区第二小学劳动教育列了任务清单,学生被要求根据自己的年级和能力,选择相应的劳动项目,坚持实施并持续打卡。正是这种润物无声的引导,让孩子能耳濡目染这种从小自觉劳动的习惯。
整合资源广泛开展劳动实践
岳麓区中小学校将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在校内培育孩子们的劳动习惯,还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在实践中锻造爱劳动的好品格、好体格。
博才白鹤小学充分利用学校周边中医药大学等社会资源,研发了一系列以劳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课程。如一款“中药商品”的诞生,要经历了认知、种植、制作和售卖四个阶段,包含了认识药材、播种实验、提取、制作、广告设计、成本核算和叫卖各个环节,每一步都贯穿着劳动元素,让孩子在课程里充分体验劳动的价值。
(师大滨江学校的学生在自己的护绿区除草。)
莲花镇中心小学打造“田园文化”特色,投资建设了近2亩的“和乐园”作为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们有了充分观察自然作物生长、感悟四季更替的平台,并在农耕实践中亲身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滨江学校的每个班都有一块护绿区域。学生们课后常在老师带领下到护绿区除草、浇水、清理垃圾,忙得不亦乐乎。但没有一个同学叫苦喊累,笑容像花朵一样开放在他们的脸上。
博才花溪小学打造了“农趣谷”实践小基地。基地设置了利用生态水池、生态长廊、班级生态园、绿化带、小花园等板块,采取分区域、分学段、分班级的方式进行自主管理和维护。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很快从被动地接受劳动转变为乐在其中。
让劳动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
博才中海小学以新时代劳动观为指导,寒暑假、周末等假期,都组织学生广泛参加志愿者活动,在“我是图书管理员”“敬老院小小志愿者”等活动中“小我”与“大我”的意识不断萌芽。
(莲花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在打稻谷。)
岳麓区坪塘街道兴合村绿荷塘小学,则围绕学生“身”“心”“志”开展了一系列孝老爱亲德育活动,学校以社团为小组,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敬老院,为素不相识的爷爷奶奶们进行演出。
岳麓区的劳动教育探索,也在无形中端正了青少年的价值观。岳麓区人民政府主任督学李晓丽介绍,“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我们的劳动教育就能落到实处,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只有从小养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我们的孩子才能长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会在社会面临危机时主动作为并有所作为。”
责编:封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