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5-23 19:09:10
“芙蓉园”里书声琅
——平江县简青芙蓉学校见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龚茶林 丁海燕 张香贵
蓝天绿地,白墙黛瓦。5月22日,阳光下的平江县简青芙蓉学校,美术大师周令钊先生题写的金色校名分外醒目。“新校区建成不到一年,我校在文化建设、教学教研、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均取得可喜的进步。”校长徐度根说,“特别是师生阅读氛围浓厚,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芙蓉简青学校始建于1903年,其前身为私塾性质的“金窝学堂”。1949年由政府接管,收归国有公办。2002年改名为“三阳大众简青学校”,尽管地处城郊,但办学规模不大,校舍设施也比较陈旧,在平江教育系统一直寂寂无名。
“早些年,这里和偏僻乡村的普通完小没有两样。晴天尘土飞扬,下雨满地泥浆;教室、宿舍天顶漏雨,地板坑坑洼洼。在很多人心目中,这里的办学特色、教学质量也和校名一样,很‘大众’,很多人印象平平。”徐度根边走边介绍。
2017年,财政部、省财政厅驻平江定点扶贫工作队协助平江争取到湖南省政府“芙蓉学校”建设项目,省财政拨款3000万元,县财政配套1.2亿多元,扩征占地近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4万平方米,高标准配齐配足教学设施,新增小学、初中学位2500多个。
昔日丑小鸭,一朝变天鹅。绿化带夹道相迎,文化长廊列队亮相。才人头高的芙蓉木,尽力舒展着薄如蝉翼的嫩叶,踮起脚来拥抱漫天的阳光。
“规范管理的同时,如何创造办学特色,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味,这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徐度根说,“一年来,通过集思广益,学校班子和教师形成了共识,那就是要让教育回归到出发点——‘读书’!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浸润。”
美好的一天,从书声琅琅的晨诵开始。一年级《成语儿歌》、二年级《唐诗三百首》、三年级《声律启蒙》、四年级《宋词三百首》、五年级《大学中庸》、六年级《小古文》、七年级《文言文》……每天督查、每周总结、每月评比、每期考核,经典日积月累,实践周而复始。
“让每一位师生都成为一粒爱读书的种子!”徐度根满怀憧憬,由“书香教师”、“书香学子”、“书香班级”到“书香家庭”评比,一步步将“芙蓉园里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变为现实,成为常态,通过打造“书香校园”,达成创建“学习型学校”的美好愿景。
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心理咨询室、心理沙盘室、情绪调节室、团体辅导室……从课程开设、设备布局到教师值守,处处彰显用心。
“我校生源比较复杂,除了划定招生范围的生源外,还有近半数的进城务工子弟。农村户籍学生占60%,贫困学生占32%。因此,我们将办学目标定位为‘打造一所优质的平民学校’。”徐度根说,“生源构成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我校七年级有一名女生班干部,成绩很好,工作积极,但思想偏激,盛气凌人。日常管理时同学都不买账,她气哭几次,辞职几次,甚至出现极端倾向。”心理咨询师金赣梅介绍,“我经过近一年时间的长期跟踪,及时干预,帮助她纠正思想、行为上的偏差,她很快融入班集体,现在建立了和谐的同学关系。”
“走,听课去!”年轻的教导主任胡娟一路小跑过来,额上细碎的汗珠在阳光下折射出淡淡的光辉。
“将水果洗净密封储存会发霉吗?”
“可能会发霉!因为洗过的水果带有水分,会让密封的空间变得潮湿,而潮湿的环境容易引起食物发霉。”
“答得好!那食物发霉还跟哪些因素有关系呢?你们又是怎样发现的?”
三阳明德学校克勤楼,平江县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坊示范教学活动正在进行。围绕“食物为什么会发霉”,县级科学名师工作坊骨干成员、简青芙蓉学校青年教师陈芳正与学生抽丝剥茧,追踪溯源,50余名小学科学工作坊成员正在认真观摩。
“几天前,我校参加了全县的综合实践与科学工作坊推广的种葫芦活动,种植劳作、科学观察相结合,还有后续的葫芦衍生产品研究与制作、葫芦产品义卖销售职业体验与公益行动,孩子们特别感兴趣。”
“这是学校规划建设中的劳动实践基地。最近,学生刚刚收割完自己种的油菜。接下来,我们准备大规模推广葫芦种植。”学校办公室主任杨宗宗眉飞色舞地介绍说。
徐度根说,他们还打算沿通透式围墙种植蔷薇,“当绿色的藤蔓爬满围墙,万紫千红的蔷薇和满园芙蓉花竞相绽放,那才叫好看哩!”
芙蓉国里尽朝晖。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日新介绍,在全省计划投建100所、已建成19所的“芙蓉学校”项目中,平江已建成1所,在建1所。县委、县政府逐年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力消除大班额,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责编:王相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