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5-19 18:55:39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砂子塘吉联小学开展劳动科普教育活动
(学生体验种植。)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9日讯(记者 欧阳倩)左手拿着辣椒秧苗,右手持着铲子,小心翼翼把秧苗放入挖好的土里……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吉联小学三年级一班的学生赵梓呈兴冲冲地展示着刚栽种的辣椒:“这样的劳动体验,既好玩又有意义。”该校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劳动科普教育基地种植活动当日启动,来自湖南省农科院农业的专家志愿者,通过课程讲解、实地指导等方式,让学生从了解作物习性,掌握最佳种植方法。
这是该校开展的“大自然小农夫”活动之一。自2013年建校以来,学校注重劳动教育的开展,成立了“大自然小农夫”亲子劳动互助小组,结合学生综合实践课程开展挖地、拔草、浇水、为插迁植物翻藤、掐尖儿、收获等各类主题、不同批次的劳动。学校设有4个校内外自主管理实践基地,分别位于校园西南角、雨花区跳马镇杨林小学附近、雨花区旭辉国际广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总面积约10亩。参与基地实践劳动学生年均达600人次。
各个基地种植的农作物在秋收之后,砂子塘吉联小学还开展晒秋活动。将收获的“吉牌”大米、“吉牌”蔬菜等农作物经过再加工,和学校老师、同学、家长分享。部分农作物还在公益平台拍卖,将拍卖所得捐赠给社区贫困家庭、福利院小朋友。
“新时代学生劳动教育,不仅承载着劳动育人、劳动创新的时代任务,更承载着学生公共服务精神的教化功能。我们将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以‘大自然小农夫’为抓手,站在‘以劳立德,以劳促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高度,开展多位一体的劳动教育。”砂子塘吉联小学校长朱鸿雁说。
责编:封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