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之光 灿若星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1-03 16:22:48


      ——2014-2019年湖南省残疾人文体事业发展综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3日讯(记者 刘宇慧 通讯员 宣文)生命若出现裂缝,不要紧,那是阳光照进来的方向。残疾人是一个有身体遗憾的特殊群体,对他们中的大部分而言,体育与文化,便是帮他们重拾信心的那束裂缝之光。这束光,让他们找回了久违的成就感与幸福感;这束光,照亮了他们的小康路,让他们前行时心中有暖流,足下有力量。

从2014到2019年,湖南省残疾人事业又走过了5年。这5年,全省残疾人事业不断开拓创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全省408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这背后,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是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工作的大力支持,是全省各级残联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的真情付出,是他们为三湘大地的残疾人群体点燃了一束束希望之光。在他们的关怀与支持中,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奋勇拼搏,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人生的奋进之路,这光和热汇入了湖南高质量发展的璀璨星河,灿烂夺目!

关怀 政策保障越来越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发展残疾人事业,传递的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党和人民的殷殷重托。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残联、省财政厅、省体育厅、省文旅厅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湖南将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残疾人权益保障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领导关怀更加真切。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对残疾人群体特别关爱,多次强调指出要用爱心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副省长隋忠诚多次指出要带着温度和感情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每逢大的残疾人体育赛事,都能看到他在现场给运动员和教练员们加油打气的身影。省残联理事长肖红林、副理事长侯建斌更是多次陪同湖南代表团出征各类文体赛事。在部署工作时,肖红林多次强调:“残联就是残疾人群体的娘家人,我们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残疾人,带着温度和感情做好残疾人工作。”

政策支撑更加坚实。2014-2019年,湖南省出台了涵盖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救助、权益维护等方面的30余部政策文件,构建了相互配套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有效推动了残疾人重点和难点工作。《湖南省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均将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作为重点内容加以保障,将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纳入国家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推动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选拔体系更加健全。目前,我省县级发现、市级选送、省级培养、国家提高的4级联动的残疾人培养体系已建立。

地处怀化市西北部的麻阳苗族自治县是湖南省残联运动人才重点储备基地。从2015年起,怀化市残疾人运动员在省以上各类体育比赛中共夺得金牌89枚、银牌45枚、铜牌21枚,其中国际比赛16金1银1铜,并培养出了残奥冠军陈君飞、周霞等一批优秀运动员,这与市残联夯实基础,健全机制,市县联动,共促残疾人体育事业向前发展工作密不可分。据麻阳苗族自治县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县努力创造条件,满足残疾人参与康复体育、健身体育、竞技体育需求。

常德市残联十分重视残疾人的体育事业发展。在每年举办的全市残疾人体育集训中,参训运动员不仅可以免费吃、住、训练,每月可以获得一定的生活补贴,表现优秀还可以被省残联集训队录取。杨超、黄兴、危恩龙等一批为国家、省、市争得了荣誉的优秀运动员均由此地选拔而出。

氛围更加浓厚。“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湖南省各级残联组织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把党委政府的关爱送到每个残疾人心里,把助残惠残政策落实到每个残疾人身上,把政治权利、受尊重权利等多项权利送到每个残疾人手上,不断提高残疾人群体的社会参与程度,破除残疾人社会参与障碍。残疾人群体也开始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从“被动的施予者”向“积极的创造者”转变,涌现出一大批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先进人物,全社会形成了扶残助残强大合力。

跨越 文体发展越来越好

文艺场上的精彩表现、竞技场上的辉煌战绩,是湖南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好注脚。

近年来,“残疾人体育湘军”已经在国内国际各类竞技赛场上崭露头角。在第十五届里约残奥会上,湖南的9名健儿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贡献了8金4银1铜,金牌总数全国排名第五,奖牌总数全国排名并列第九。

在2019年举办的第十届全国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上,湖南代表团共夺得残运会项目41.5枚金牌、21枚银牌、24枚铜牌,群体项目1枚金牌,特奥会上斩获22金27银18铜,奖牌总数大大超过了往届。

不单单是组织残疾运动健儿参加各类国际、国内体育竞赛,湖南也逐渐成为各类残疾人体育赛事的举办地。

2016年5月、2017年5月、2019年11月,全国肢残人轮椅马拉松体验赛、首届全国肢残人轮椅马拉松健身赛、第二届全国肢残人轮椅马拉松赛先后在长沙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肢残朋友相约橘子洲,追风驰骋,挑战自我。“赛道的风景很美,各种无障碍设施很齐全,志愿服务也很赞,在这里比赛是一种享受。”来自云南的参赛选手陈云表示。

在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迈入快车道的同时,湖南残疾人文艺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特殊艺术是人类百花园中绽放的一朵新蕾,是残疾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艺术的生动体现。五年来,各类高水平的文艺演出、高规格的文艺比赛遍及三湘大地,极大地丰富了全省残疾人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

2015年,我省成功举办了第二期全省基层残联特校文艺专干培训班暨舞蹈考级。

2016年,我省成功举办了全省残疾少年儿童及特校艺术老师基本功形体比赛,这两项活动在全国残联系统均属首例,让全省基层文艺专干及特校艺术老师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培养了更多、更好的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为我省特殊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在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中,湖南代表团艺压群雄,用精湛的技艺演绎了生命的无限精彩,用不屈的精神展现了湖南的钟灵毓秀,参赛的7个节目全部获奖。湖南代表团成为获得一等奖数量最多的团队。

2018年,“光明行·文化助残民族音乐会”走进湖南长沙,近400名残疾人朋友观看了音乐会。“共享芬芳”中西部地区百县百场公益巡演在岳阳、益阳、临湘、南县演出四场,残疾人表演艺术家深入基层为基层残疾人群体带去了文化盛宴。

2019年,首届湖南省残疾人春节联欢晚会在长沙拉开帷幕,春晚节目90%来自残障人自编自演,10%为健全人参与互动,真正展现了残健共融的景象。

绽放 榜样的力量越来越强

在赛道上、泳道中、舞台上……他们绽放、盛开,用生命写就自己的辉煌。

被誉为 “最美法律人”的湘潭女孩扶婷是一名自强乐观的“折翼天使”。在成为律师之前,扶婷的身份是一名游泳冠军,她曾参加过2002年釜山亚残运会、2004年雅典残奥会等重大赛事,并先后获得奖牌27枚,其中金牌18枚。“是运动员生涯让我找回了生活的自信,有勇气用独臂与命运抗争。”

在2019年举行的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上,李跃华带领的湖南省盲人柔道队6名运动员,一举包揽了盲人柔道项目的4金2铜。成绩来之不易,这浸透了李跃华的辛苦和汗水。

2004年,湖南省组建了盲人柔道训练队,李跃华从此与盲人柔道结下不解之缘。“希望帮助这些看不见的孩子,让他们的人生有不一样的可能”是她的初衷。为了让队员们有专业的训练场,她自掏腰包数十万元;为了方便照顾队员,她把队员们居住的房子搬到了自家隔壁……运动员史怡婕、吴玉荣说:“和教练朝夕相处了近十年,教练对我们来说,和妈妈没有分别。”

在湖南长沙,有一个很特别的艺术团,他们听不见声音,却能舞出极为优美的舞蹈;他们看不见世界,却能演奏出极为动听的乐章。他们有个诗意的名字——翼之梦。近年来,“翼之梦”已成为我省特殊艺术的一张文化名片。

成立于2005年5月的“翼之梦”艺术团,由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视障、听障、智障三类学生组成。他们的经典节目《排排坐》、《猫儿腻》、《我们是一家人》等广受好评。在2019年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全国群星奖舞蹈类决赛中,“翼之梦”艺术团创排的听障女子群舞节目《呼唤》从全国7000余个文艺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前21强,作为湖南省唯一一部舞蹈作品进入决赛。

荣誉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汗与泪。“孩子们听不到音乐,传达情感要看舞台下6位老师的表演才能模仿,付出的心血几倍于常人!有的孩子看不见老师的手势,用琴音引导曲调的起伏,用鼓声提示各个声部的进退。训练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反复练习,直到不需要‘听’指挥。”提起孩子们的辛苦与成绩,“翼之梦”艺术团的指导老师曾礼源既心酸又欣慰……

在榜样的感召下,在教练和指导老师的倾情相助下,一批又一批残疾人“站”了起来,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重拾丢失的勇气、笑容与自信。“虽然我们是残疾人,但我们也能实现人生梦想,我们的生活也能别样精彩!”

普惠 内生动力越来越强

“社区安装这些康复器材实在太好了,我不用花钱到专门的医院做康复了。”2017年,衡阳市首个社区残疾人康复站——雁峰区先锋街道爱民社区残疾人康复站挂牌成立,残疾人肖国际体验站里安装的康复器材后连声赞叹。

据悉,该站是爱民社区在衡阳市残联和区卫计局支持下,投入10万元,腾出近200平方米的社区办公用房建立的。康复站安装了轮椅、复力墙拉力器、肩关节康复训练器、手扶助行器、四脚拐杖等残疾人康复器材。

“要大力普及残疾人体育健身运动,就要不断改善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条件,提高残疾人体育健身服务能力。”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截至2019年底,像这样的社区残疾人康复站湖南已有1000多所。

“我们不定期邀请体育、医疗、科研专家团队为社区各类残疾人群进行康复健身体育项目推介和指导,通过体质监测等科学手段探讨更适合社区残疾人康复健身的体育活动,将全民健身的触角延伸至家庭,确保每一个残疾人‘健康不掉队’。”截至当前,累计已有50万人次残疾人通过社区康复站获得康复服务。

不仅如此,近年来,为了丰富和活跃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让广大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营造残健共融的活跃氛围,湖南省残联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残疾人健身周等节日为载体,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了包括“五个一”( 即残疾人每年读一本书、看一次电影、游一次公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在内的系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残疾人的文化生活,给残疾人带来了新气象、新活力。

不一样的命运,一样的渴望,一样的追求,一样能精彩地绽放。文体,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一扇窗,也是社会大众了解、关爱残疾人的一面镜子。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已经充分证明,以各类文体赛事为平台和媒介,不仅可以为残疾人提供展示自己、挑战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也能为残健之间互相理解构建通道,让整个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认识实现跨越式发展,让 “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可以引导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走出原来相对闭塞的生活,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生活。

春华秋实结硕果,砥砺奋进谱新篇。五年一个刻度,五年一个跨越,湖南残联人文体事业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接下来的五年,湖南省各级残联组织和残疾人工作者将以残疾人文体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积极回应全省残疾人群体的期盼和要求,为他们点亮前行的明灯,帮助他们开启丰富多彩的追梦人生,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坚信,湖南残疾人文体事业一定会续写新篇章,三湘大地的残疾人群体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编:刘琼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