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9-12-03 15:38:11
涉农民工工资案件优先立案审判执行
湖南法院为农民工讨回9.175亿血汗钱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3日讯(记者 何金燕)年关将至,农民工遭欠薪问题再次引发各界关注。今天上午,省高院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法院根治欠薪工作情况,并公布十大典型案例。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25日,全省三级法院共兑付农民工工资及工程款9.175亿元,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犯罪分子331人。
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湖南法院采取了哪些措施?
坚持有案必立,畅通涉农民工工资案件诉讼“绿色通道”,确保农民工在春节前能拿到工资过年。尽快立案并移送有关调解、审判组织;引导农民工及其家属进行诉前调解、快速维权;积极为其办理诉讼费缓、减、免交手续;协调相关部门依法及时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加快审判进度,对涉农民工工资案件优先审判。尽可能适用调解、和解等方式处理纠纷,调解不成的及时判决;对于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标的额不大的案件,农民工依法申请财产保全的,经过依法审查符合可以不提供担保条件的,直接保全;对举证能力弱的农民工加强释法并指导举证;积极推行巡回审判,到工地、厂矿、社区、农村现场开庭,就地办案,方便农民工诉讼。
加大执行力度,及时兑现胜诉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及时立案,优先安排人力、物力执行;对符合农民工申请先予执行并提供财产担保的案件,及时先予执行;加大财产处置力度,对查冻的财产及时进行网上拍卖;对于执行到位的款项和物品,及时交付申请执行人,确保及时、足额拿到执行款。
强化部门联动,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犯罪人员的惩处力度。联合民航、铁路、工商等单位,对纳入名单的失信被执行人实施信用惩戒。
相关链接
典型案例
为18名农民工讨回种瓜工钱
【案情】
2015年,泸溪县刘某等人雇请18名农民工种西瓜。后因洪水泛滥西瓜被水淹,刘某负债消失,18名农民工诉至法院讨要工钱。
泸溪县法院优先立案、优先审判、优先执行、优先兑现,被告刘某下落不明,承办团队在保靖县法院及当地派出所协助下,联系上刘某。今年8月28日,法院依法对该十八案进行合并审理,刘某未到庭参加诉讼,法院采取视频方式对其进行询问,并判决支持18名农民工的诉请。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与公安机关协调找到被执行人刘某,通过普法教育,悉心阐明法与理,刘某当即悔过并付清全部案款3.524万元。
【意义】
此案涉案农民工人数较多,且均为年逾六旬的老人,辛苦种瓜却无报酬,讨薪之路长达四年。被告恶意拖欠的工资款虽然仅3万余元,单笔最低只有几百元。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法院充分发挥执行联动机制作用,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法院用支付令为50名员工讨薪
【案情】
刘年生等50人系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员工,遭公司拖欠工资,刘年生等50人向长沙县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于今年6月发出支付令,令该公司支付50人工资共计111万余元,公司未提出异议。今年9月,刘年生等50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立案执行后调查了解到,该公司资产负债率达175%,目前处于停产状态。法院多次联系企业负责人阐明利害关系,企业主动想办法筹齐款项,将该批员工工资足额发放。
【意义】
当前很多企业发展困难,员工工资案件涉及民生生计和社会稳定,影响重大。法院利用支付令程序快速审结此案,有效保障了员工基本生计,及时安定了员工情绪,维护了社会稳定。
责编:谭思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