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里的中秋节】有情义的地方就是团圆

  金鹰报   2019-09-12 19:22:57

金鹰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双昀

湘潭市华新养老公寓是当地第一家公办民营养老院。2017年4月,经过装修升级后,华新养老公寓面向社会开门接待。2年多已累计服务300余人次,目前在住老人有88名。9月11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院长谢建新带领工作人员组织老人们包饺子,那么,八月十五这一天老人们又将如何度过呢?

“这里有朋友,我喜欢在这里过”

74岁的唐晓青娭毑是今年3月份来到华新养老公寓的,今年年初,她的腰椎再次骨折,卧床不起,需要人贴身照顾。由于女儿已在中国香港定居,儿子一家工作繁忙,在家人的提议下,儿子为母亲选择了这家位于湘潭岳塘区的养老公寓。

唐娭毑回忆道,刚搬来的时候,她只能躺在床上,连翻身都得依靠护工的帮助。现在,在护工的精心护理下,唐娭毑的身上已经看不到伤痛的痕迹。几天后,就是人月团圆的日子,唐娭毑说,儿子一家经常来探望,中秋那天也会接她出去吃团圆饭。但是她还是喜欢在公寓生活,“这里有人照顾,又有同龄朋友,比一个人待在家中开心多了。”

唐娭毑(左)拿着养老公寓发的月饼笑得合不拢嘴。

“中秋就是要一家人过”

在某公司就职的陈先生这天过来看望了他的父亲廖友文。父亲脑溢血中风后,轻微失智,陈先生考察了市内几家养老院最终选择了这里。在儿子眼中,父亲现在犹如一名小孩,有时候闹脾气不愿意洗澡吃药,护工一打电话给陈先生求助,他一出马,准能把父亲哄得服服帖帖。在护工看来,陈先生是院里这么多子女中最孝顺的几个之一。电话随喊随到,做事从不扭捏,给父亲擦身、洗澡全不在话下。平时也常带着家人孩子来看望或者把老人接出去玩。“中秋节到了,肯定要来接父亲出去玩一下的。平常孩子想爷爷了也会自己过来,这里靠近市区还是挺方便的。”陈先生这样规划节日。

“过节意味着更忙碌”

在95后文钢眼里,中秋则是与爸妈留守公寓值班。自从父母从事养老事业后,这几年的年节都是如此,住在附近的护工需要回家过节,缺少人手的节日意味着他们会比平常更忙碌。除做好日常工作,还得登记老人出院进院、记录他们带进来的食物做好留样,接待院里老人前来探访的亲友们,马不停蹄……

2016年高考后,文钢选择了民政方向的专业进行深造,就是打算学成后为从事养老事业的父母亲分担压力。今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到湘潭,承担了一部分管理工作,也成为了老人们公认的“有求必应伢”,老人房间电视打不开了、手机不会用了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文钢帮他们解决。21岁的文钢从小没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过,现在多了这么多爷爷奶奶,他感觉很幸福。

中秋佳节,对养老院的各个人群来说都有不同的感受。但不论是哪种状态,有情有义的地方就有团圆的幸福。

责编:谭好

来源:金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