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孩带着留学生圆“中国梦”

李谌涵 左璐瑶   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   2019-07-04 11:21:42

“您是我在中国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我以后还要做您的学生!”6月28日,在“一带一路”留学生结业典礼上,来自孟加拉国的钱德拉对她的班主任唐晨说。

图/文 李谌涵 左璐瑶

唐晨出生于1993年,是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的教师中年龄最小的,可她却是商务英语专业6个班的任课老师,还是留学生班的班主任。

2018年3月,湖南科技学院招收了第一届“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刚进学校任教不久的唐晨,担任了首届留学生班的汉语综合老师。送走了第一届同学后,唐晨又担任了第二届留学生班的班主任。

考试前,孟加拉国的Fahad中文比较弱的同学做课外辅导。

太极考试将近,2名留学生的太极不太熟练,唐晨就陪着他们一起练习。

水龙头坏了要找人修、秋冬衣物不会洗、身体不舒服看医生沟通不了、晚上回寝室钥匙没有带……自从当上了班主任,唐晨的电话就响个不停。唐晨笑称,从那时起,自己已成了留学生们的“保姆”,任何的事情都要帮他们去解决。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都有着一个“中国梦”,中国的文化、历史等等,都让他们悠然神往。从接手第二届“一带一路”留学生开始,唐晨就一直带着他们圆梦。塔吉克斯坦女生佑娜一到学校,就对女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唐晨帮她寻找女书老师,有时还陪她一起练习,等到结业的时候,佑娜女书作品已经相当出色。

塔吉克斯坦女生佑娜喜欢研究女书,临走前,她将自己的女书作品送给了唐晨。

儒士服、中国的礼仪、中国的古琴,留学生来中国后,经常在电视中看到,对这些事物充满着兴趣。唐晨向学校提出申请。在留学生离校前,给留学生开设了一堂中国传统文化课。着儒士服、坐蒲团、学古礼、学古琴,留学生沉醉在中国文化里,感受着他们的“中国梦”。

唐晨在帮塔吉克斯坦的乌马尔穿儒士服。

留学生在学习古礼。

唐晨在陪着留学生学习古琴。

唐晨班上的留学生佑娜学古琴最快,与古琴老师共奏《沧海一声笑》。

留学生想给自己取个外号叫“李白”,唐晨带他去图书馆读李白的诗。

唐晨除了是帮助学生们“圆梦”的良师,更是留学生们生活中的益友。出生于1993年的她拥有着90后青年特有的朝气,不仅工作中时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更容易和学生们友好相处,打成一片。平时,她常与学生们一起跳舞、散步、玩抖音,与留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唐晨与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同学佑娜一起跳塔吉克斯坦的民族舞。

唐晨有时会和留学生一起玩抖音。

唐晨在留学生走在校园的路上。

唐晨下班后,在厨房里下面,生活中的她一直有一颗“减肥心”。

深夜依旧在工作的唐晨。

晚上,两位同学没有带钥匙进不去寝室,又不懂怎么跟宿管沟通,唐晨边发信息说让他们等一会,边往宿舍赶过去。


留学生还有几天离校,唐晨依旧坚持每天查寝。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有泪水,因为我对这边土地爱得深沉”。在结业典礼上,喜欢中国诗歌的留学生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康纳引用了一句艾青的诗表达了对中国的眷恋。

当记者问到唐晨是否还愿意继续做班主任时,她笑了笑,从抽屉里拿出一本记事本,上面写着她与留学生相处的生活片段,而本子的后面还有许多空白页未曾书写。

一名留学生在离开中国前给唐晨发了条微信,因为来自说俄文的国家,又在中国呆了很久,这条信息透着“中式英语”味。

责编:王朋

来源: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