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9-04-26 22:25:12
年轻人的新“时尚”——中式婚礼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见习记者 何梦君
“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4月26日12时左右,岳阳县新开镇大塘村卢一组村民卢艳桃家中,红烛高照,喜乐齐鸣,上百人聚集在这里,欣赏着一场庄重典雅的传统婚礼仪式。
原来,今天是“85后”新郎卢开和“90后”新娘张脱冬大喜的日子。这一对新人,在自己人生最珍贵的时刻,沿袭了华夏文化传统,选择了中式婚礼。
“时尚”的仪式
年轻人难道不是更青睐于浪漫唯美的西式婚礼吗?可能有人要这么问。据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中式婚礼,中国的传统婚礼反而成为当下的时尚。“中式婚礼以红色为主色调,很吉祥,服饰、礼仪等又寓意丰富,特别的喜庆、热闹,所以在乡村中是很适宜的。”新娘张脱冬说,年轻人也有传播传统文化的意识,中式婚礼中的优良传统值得在新时代中继续传承。
中国传统婚礼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相传中国最早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经过上古时期的“俪皮之礼”到夏商时代的“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在周代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整套礼仪合为“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进入新时代,中式婚礼迎合时代的变化,做了相应调整,变得古今结合,独具一格。
今天,在这一对璧人的婚庆典礼上,中式婚礼的意趣展现得淋漓尽致。11时40分左右,婚庆典礼正式开始。在一片喧闹的鼓乐声中,新郎父母笑吟吟地走上台,正襟危坐于堂前。身着大红礼袍的新郎走上舞台,拉弓射出3支红箭,一射天、二射地 、三射远方,寓意三箭定乾坤,新郎和新娘从此天长地久、永不分离。
随后,新郎牵着新娘入场。身着古代女子出嫁常穿的凤冠霞帔,新娘子稳稳地跨过了火盆。据悉,跨火盆仪式古已有之,火盆寓意婚后日子红红火火。接着,新娘又跨马鞍,意在一世平安。跨过马鞍,新人走上舞台,在观众的欢呼声中,新郎拿起象征着“称心如意”的秤杆,挑去新娘的红布盖头。红盖头寄寓了古人以新娘的遮羞物来避邪的心愿,挑起盖头意味着从此驱散生活的厄运。
拜堂,无疑是中式婚礼的高潮。随着司仪“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的诵唱,新人先后向天地君亲师牌位、祖宗神幔和父母鞠躬,然后女东男西,行对拜礼。在古人看来,婚姻是神圣庄严的,拜堂是对天地神灵、父母祖先、姻缘伴侣的尊重和承诺。
接着,新人向父母敬改口茶,感谢养育之恩。父母给新人红包,嘱托新人从此恩爱,同心同德地过好日子。
“时尚”的祝福
约12时,婚礼庆典进入一个重要的时刻——长辈致辞、证婚人致辞。证婚人是清末民初才出现在中式婚礼中的,一般由新郎新娘双方信赖、尊敬或者德高望重的人担任。
“感谢亲家培育了一个知书达理、温柔贤淑的好女儿张脱冬,她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喜悦和安康。我们全家一定会善待这个优秀的儿媳,竭尽所能建设美好幸福的家庭。”新郎父亲卢艳桃发表致辞,除了表达对儿媳的认可,他还致敬媒人、嘱咐新人,对新人未来的家庭生活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反复叮嘱新人要勤俭持家、团结邻友、尊敬长辈。殷殷嘱托中尽显中华文明中关于婚姻家庭的民俗观念。
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徐亚平是今天的证婚人,他的致辞,讲述了新娘张脱冬所作的社会贡献。他说:“8年前,张脱冬进入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从此致力于保护洞庭湖的生态环境。8年来,她在洞庭湖冲锋陷阵、出生入死、保护江豚,所以,中央电视台特意为她制作了纪录片《江豚姐姐》。”徐亚平也对新人提出了无论贫富、疾病,今后都要“一心一意”“忠贞不渝”“相濡以沫”的期许。
长辈的致辞,着重讲述新人的过往事迹。这既是对新人的许可与接纳,也是让宾客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深情,显示出和乐融融的人伦关系。
12时一刻,典礼进入尾声。欢呼声中,新郎新娘举杯喝起了合卺酒。合卺酒即“交杯酒”,新郎新娘喝交杯酒,寓意着从此合二为一、永不分离。随后,在亲友齐声的祝福中,新人进入洞房,宾客入席,婚宴开始,典礼结束。
这就是当下年轻人的新“时尚”——中式婚礼。三千年的漫漫文明,这种婚礼终成华夏婚礼的固定范式。未来,它应该还会继续被传承,最终蔚成灿烂云霞,美丽着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生活。
摄影:徐典波 徐亚平 易亮 吴广
责编:吴广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