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正能量丨大爱无声 落于微行——记中国好人杜宏槐先进事迹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9-01-07 10:44:1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黄柳英

他的公安生涯从永州零陵区一个农村派出所开始,但他毕业于公安系统最高学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当时永州市学历最高的民警。

他是一个平凡的基层民警、科级干部,但从业29年来,他先后荣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和荣誉60多项,曾受到多位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他在事务繁琐的离退休人员管理科做了十余年“苦差事”,但他说,这十年是他人生中快乐的十年。

“我认为在公安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对工作认真负责,做好每一件小事,这就是我秉持的人生准则。”他是湖南省永州市公安局政治部离退休人员管理科科长杜宏槐,在将近30年的从业经历中,他始终用行动去贯彻心中的大爱,在细微之中演绎一个“中国好人”。

在家言孝,他是母亲的好儿子

“百善孝为先,我交朋友有一个重要准则,那就是看他是否孝敬父母。我认为,一个对父母都不孝敬的人,是不可能与你做知心朋友的。”2018年10月,杜宏槐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70周年校庆,为三千余名治安管理学院新生演讲,他首先告诫新生要做一个孝顺的儿女。

杜宏槐出生于永州市东安县一个农民家庭,在他出生后不到两个月,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是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1990年,杜宏槐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管理系毕业,被学校推荐到条件优越的深圳市工作,单位还给他分配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但他为了照顾多病的母亲,毅然要求回家乡永州工作,甘愿从一个农村派出所的民警做起。上岗后第二个月,杜宏槐就将母亲接来一起生活。

永州市公安局警令部主任毛先奇表示,杜宏槐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他不是一味对外散发光热而忽视亲情的人,担任离退休人员管理科科长以来,他不仅对每一个老同志照顾有加,对母亲也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孝顺体贴。

母亲半身瘫痪了八年,现在全身瘫痪已一年,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杜宏槐却把行孝当成一种幸福。九年来,他事无巨细地照料母亲的饮食起居,每天都为母亲擦洗身子,还经常给她洗脚。母亲便秘时,他就用手把堵塞的大便一点点抠出来。尽管母亲瘫痪在床多年,但在杜宏槐的悉心照顾之下,她的面色红润,脸上时常挂着笑容,每天都乐呵呵的。

在公言忠,他是公安系统的好干部

“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念大学的时候,在学校里一直领取助学金和奖学金,可以说是党和国家养育了我。我现在也在用我自己的努力来回报党和国家。”杜宏槐表示。

杜宏槐参加工作以来,历任派出所民警、教导员,永州市公安局科员、副支队长、强制戒毒所政委,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忠于职守,不打折扣。2006年,杜宏槐在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任政委,公安部要求戒毒所收押严重违法犯罪艾滋病人,以减少社会危害。有一次,两个患有艾滋病的戒毒人员在监室里发生了冲突,打得不可开交,双方都受伤流血了。杜宏槐是当天值班的负责人,为了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他奋不顾身地冲进去将两人分开,迅速控制了事态,当时他没有带任何防护装备,身上溅上了带有艾滋病毒的血,幸好自身没有受伤,没被传染病毒。事后,有人问他怕不怕,他说:“不怕是假话,肯定怕,但我是政委,我不冲上去,谁冲上去?”

2007年,随着离退休人员逐渐增多,相关的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急需一名能力强、执行快、敢担当的好干部打开新的工作局面,杜宏槐成了组织看中的人选。离退休人员管理科是一个“伺候人”的单位,事情繁琐单调,很少有人愿意长时间在这里干下去。当一些人还在为他从“米箩”跳到“糠箩”感慨惋惜时,他已经快速接受了自己的新角色,开始挨家挨户去离退休人员家里拜访了解情况,还特意制作打印了“服务卡”,把自己的家庭电话、手机号码、办公室电话及家属电话列在其中,分发给每一位老同志。

“我的电话不会关机,保证24小时随叫随到,你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要怕麻烦,不要不好意思,尽管找我!”在杜宏槐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座谈会上,他这样跟老同志说。从那以后,离退休人员们大到看病搬家,小到聊天理发都愿意打电话找他,并高兴地称他为老干“110”。

“我刚到离退休人员管理科工作的时候,对很多情况都不了解,每次向杜科长请教,他不用看记录就能对答如流,每一位老同志的家庭住址、成员构成、家庭关系、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等都记得一清二楚。”杜宏槐的同事黄军勇说。

以往开老干部座谈会,老干部们都会争相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自杜宏槐担任离退休人员管理科科长以来,会上听到的都是肯定之声。“一个好干部对于推进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杜宏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出彩的业绩,解决了离退休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难题,为我们办案和开展其他工作提供了强大支撑。”永州市公安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刁兰富评价道。

  为人言善,他是离退休人员的好“管家”

“老干110,我的灯不亮了,叫人给看一看!”

“杜警官,我家水管漏水了。”

“小杜,陪我上街理个发。”

杜宏槐担任老干科长的11年里,万余次答应老同志的事从来没迟到过一分钟。他不仅帮忙做好日常琐事,也用关爱填补了老干部们精神层面的空虚。他将自己定位为老干部的“服务员”、“保姆”、“管家”,但他所付出的情感和精力堪比老干部们的亲生子女。

离退休干部杨松庆的妻子瘫痪12年,每天都需要人工输氧,杜宏槐在4年多的时间里一直默默扮演着“输氧员”的角色,每个月都开车去零陵装运氧气罐。杨松庆每周要理发一次,杜宏槐就当他的专职司机,每周上门叫醒他,为他穿好衣服和鞋袜,亲自送他到理发店,理好发再送回家。去年过年期间,杨松庆生病住院,杜宏槐每天5点半都走路到医院看望他,陪他聊聊天后再去上班,家属们怕杜宏槐太辛苦,劝他不要来,但是第二天依然会看到他拿着报纸坐在杨松庆的病床边轻声念。

“杜警官是活在我们身边的‘雷锋’,他一直把我们的困难放在心上。”离退休人员刘开丁的妻子彭桂芝感慨说。2018年春节,刘开丁因病去世,其子女恰好在外地拜年,彭桂芝只好打电话给杜宏槐。杜宏槐了解情况后,立即赶到刘家,有条不紊地帮忙准备刘开丁后事,看到家属处理遗体不得章法,他主动要求为遗体擦身穿寿衣,并宽慰他们,“我没有关系的,他是你们的亲人,也是我的亲人。”从初一到初三,一直到葬礼的所有事宜结束,杜宏槐才离开。期间他没有在刘家吃过一碗饭,喝过一杯茶,家属为了感谢他给他打红包,他不仅不要,还倒给红包。彭桂芝的侄子事后不止一次感慨:“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干部!”

这11年来,永州市公安局每一位生病老干部的病床前,都有杜宏槐忙前忙后、喂药喂饭、悉心照顾的身影;这11年来,先后共有28位老干部去世,每一位都是杜宏槐帮他们擦洗遗体、穿上寿衣、送到殡仪馆。原零陵地区公安处处长龙眭宝把对杜宏槐的评价写进了遗书,交给市公安局党委,“杜宏槐真是一个好干部、好党员,几年如一日,对任何老干部都服务周到、一视同仁,他是全局老同志最贴心的人。”

杜宏槐做事很认真,为人很低调,做了好事从来不会跟别人说,近年来,杜宏槐的先进事迹被越来越多人所知,他那种讷于言而敏于行,一心一意做好事的精神感染了很多人。也有人来求证,“杜宏槐真的有这么好吗?”

毛先奇感慨说:“真的,而且他实际上做的远远多于大家知道的!”

——他曾在老人病危期间两天两夜不合眼,最后倒在遗体旁睡着了。

——他怕自己在为老人送殡时睡着误事,用烟头烫自己的手指,以打起精神。

——他听说老人的养女因困难上不起大学,便立即掏出身上仅有的600元钱塞给老人,之后继续资助其上大学。

——他对自己严苛至极,平常很少给自己花钱,每天只抽5块钱一包的烟,但每年他都自掏7000多元腰包,用于老人生病住院探望、红白喜事、应邀参加老人生日等。

——他经常陪离退休老人们一起散步、下棋、钓鱼、打太极、唠家常,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带去欢声笑语……

“做好每一件小事”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力量,但是一旦真正付诸行动,涓涓细流便会汇聚成磅礴浪花,在阳光下碰击出璀璨的晶莹。

 

责编:严万达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