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的人民情怀

    2018-12-01 07:06:28

■编者的话

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刘少奇同志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奋斗,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刘少奇同志的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操,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湖南日报今天推出专版,以缅怀刘少奇同志的光辉事迹和伟大人格,敬请关注。

2012年5月11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横堂屋 。(资料图片)谷一钧 摄

2014年4月10日,游客在刘少奇同志故居参观。(资料图片)何红福 摄

王文珍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刘少奇同志是心系人民、廉洁奉公的光辉榜样”。“今天,我们学习刘少奇同志,就要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职责”。刘少奇同志的一生,是亲民、爱民、忧民、为民的一生。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对内俯仰无愧、不逾规矩,对外经邦治国、造福于民,一举一动从人民利益出发,一言一行情系人民群众,把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人民心目中矗立起一座人民公仆的丰碑。

重民本——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义无反顾

在刘少奇的理论研究中,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尤为丰沛深邃。在他看来,“党是无产阶级和群众的儿子,群众和无产阶级是共产党的母亲”“共产党什么都不怕,就脱离群众,只要共产党永远依靠群众,就是不可战胜的”。

亲民爱民是刘少奇重民本的出发点,这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就已经凸显出来。后来,随着他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成为贯穿他一生的人生信条。他不仅经常强调民本思想的培育,更是身体力行,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

1921年,刘少奇在莫斯科求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自莫斯科回国的刘少奇受党组织派遣,来到安源煤矿领导开展工人运动。在安源,刘少奇参与领导进行了震撼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并亲自担任与路矿当局谈判的全权代表。在刘少奇等人的不懈坚持和努力下,大罢工迫使路矿当局承认了工人所提的大部分条件,取得了胜利。然而,作为安源罢工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刘少奇在若干年后回忆起这次斗争时,却说道:“还不就是听工人的,他们叫我怎么办就怎么办,就是他们在那里领导我,哪里是我领导他们。”简短数言,谦虚无华,亲切实在。他没有神化和拔高自己,而是把一切成绩归之于群众,自己退到群众的后面,把自己融入组织之中、群众之中。

“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受到了残酷迫害。但他始终坚持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他曾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在被迫与家人分别的前夜,他把子女叫到身边,叮嘱他们:“将来,我死了以后,你们要把我的骨灰撒在大海里,像恩格斯一样。大海连着五大洋,我要看着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你们要记住,这就是我给你们的遗嘱。”“你们要记住:爸爸是个无产者,你们也一定要做个无产者。爸爸是人民的儿子,你们也一定要做人民的好儿女,永远跟着党,永远为人民。”

顺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刘少奇常说:“一个好党员的重要标志在于懂得人民的心。”顺应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刘少奇群众观点的核心内容。他曾指出:“我们党从最初起,就是为了服务于人民而建立的,我们一切党员的一切牺牲、努力和斗争,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利和解放,而不是为了别的。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最大的光荣和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在刘少奇看来,共产党员就应该老老实实、真真切切地替群众“做事”,凡是自私自利的人、不肯为人民办事,在必要时刻不肯牺牲自我的人都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他欣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常以“人民信任你,你就决不能辜负人民的信任”“人民给你多大的权力,你就要负多大的责任”自勉,一生坚持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心群众疾苦,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困难时期,刘少奇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在了解到人民群众的困难疾苦之后,他心情十分沉重。为了和人民群众一起共度难关,他订下了规定,把自己的粮食定量一减再减,坚持不吃肉,不要特殊照顾。他一再要求工作人员,不准买定量以外的物资,定量之内的也尽量少买。此外还规定,上学的孩子一律在大食堂用餐。工作人员过意不去,想做工作让孩子们回来吃,却被他一口回绝:“国家主席的孩子应该和工农群众的孩子一样,不能特殊。”“人民吃不饱,我们有责任。让孩子们尝尝吃不饱的滋味,有好处。等他们为人民办事的时候,将会更好地总结我们的经验教训,再不要让人民吃不饱饭。”

1962年2月、5月,为了尽快克服困难,刘少奇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即西楼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作出了大刀阔斧调整国民经济的重大部署。其中一个内容就是要精简机构。为了党和国家的全局利益,刘少奇积极响应政策,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工作人员做起,为精简工作做了垂范。在常委会召开后不久,他主持召开了主席办公室的支部扩大会议,讨论精简人员的问题。会上,部分同志提出,主席办公室的人员配置本来就不够,如果再要精简,会影响工作。刘少奇耐心地听完大家的发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非常时期就要有非常措施,这个措施不光对别人而言。我们这里不仅不能例外,而且更应该起好带头作用……我们只有从自己做起,才能取信于民。至于大家的工作,可以做些调整。他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总之,这次减人的任务是硬性的,否则,我们国家的调整工作就要落空。”他进一步开导大家:今后形势好了,我们不仅要恢复原有的工厂,还要建设更多新工厂,到那时候招收职工,这次精简回农村的,特别有一技之长的,就要优先照顾。在刘少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工作人员被说服了。他们纷纷表示,绝不辜负刘少奇的殷切希望,坚决响应党的号召,一旦轮到自己,绝不讲价钱。

“民心无影又无形,却是人间定盘星。”刘少奇将自己一生的全部感情,紧紧系于人民,民心向往什么,他就朝着什么方向去努力奋斗。在刘少奇看来,“一切共产党员,不论职位多高,都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他坚持“民之所思,我之所忧;民之所忧,我之所为”,把顺应民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当作了自己追寻一生的情怀。

察民情——深入人民群众了解实情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刘少奇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今后改进工作的最根本的方法”。他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在党内有口皆碑。他说过:“我们反对国民党,是因为国民党欺压群众。如果我们自己执政,不代表群众的利益,脱离群众,甚至蜕化到欺压群众的话,那我们和国民党有什么区别?”因此,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刘少奇,一贯秉持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党的优良作风,曾多次指出,恰当的工作方式应当“首先是提出问题,我们提不出,群众是可以提出的。经过调查,决定了政策,解决了问题,然后还要检查。我们决定的政策是否正确,是否需要补充,还得到群众中去考验”。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理论家,刘少奇的过人之处在于能够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1961年1月上旬,毛泽东向全党发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同年4月1日,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率先垂范,回到家乡湖南,进行农村调查研究。为了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刘少奇白天带队挨家挨户到社员群众中摸情况,到农民家里嘘寒问暖,揭开锅盖看看农民吃的是什么, 察看油盐坛子、米缸和衣柜,看看农民的生存状况。晚上又召集大队干部、老农、青年后生、家庭妇女问情况,而后和随行人员写调查报告。困了,就打开自带的背包,囫囵睡上一觉;饿了,大家一起烧饭炒菜,有滋有味品尝清茶淡饭。他此次在湖南调查共44天,有33天吃住在生产队,连续召开20多个座谈会,走访了11个生产队,撰写了数万字的调查笔记。通过摸实情,查民意,他果断平反冤假错案,解散食堂,保留社员的自留地,及时调查农村粮食、分配、住房情况,了解和解决了人民群众最迫切的一些问题。在工作中,他深入田间、山林、食堂、猪场、医院、社队企业、社员家中,吃社员用来充饥的野菜和糠粑粑,为的是切身感受群众遭遇的巨大困难,亲自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在他的带领下,工作组通过深入群众,认真调研,掌握了大量反映农村真实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并找到了造成这一严重困难的原因:“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五风’)”, 这就为为党中央纠正大跃进以来的“左倾”错误,解决当时农村政策调整中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提供了直接依据。

毛泽东有一个著名的观点,那就是:“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如果不向人民群众学习,一味地照抄照搬或按照自己想法去做,只会让我们的党面临脱离群众且离群众越来越远的危险。刘少奇明白,搞调查研究,假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沉不下去、呆得不长,就永远无法摸清实情,更难以求得群众的真话。因此,他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带着真感情,对群众将心比心,以情换情。由于一直保持着严谨的调查态度和谦虚的调查作风,刘少奇真正做到了走到群众的家门口,进到群众的心坎上,全面深入地听民声、察民情。他的民本思想,不断在群众中得到深化、升华和拓展。

厚民生——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在刘少奇心中,民生连着民心,民心系着国运。他认为,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对于革命的胜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要在夺取政权之后继续取得广大老百姓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积极拥护,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保障老百姓的利益,使老百姓生活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在抗日战争中,他提出“抓紧目前的民生问题,解除民众中若干迫切的疾苦,就成为我们目前发动民众抗日积极性与提高民众民族觉悟、阶级觉悟的中心一环。”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文中,开篇明义便强调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富裕起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刘少奇时刻关注与百姓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小到保障林区工人饮酒,大到百姓住房、教育,他无不上心。1957年,在株洲市郊的国营三三一厂视察过程中,刘少奇发现职工们住房紧张,房屋简陋,三四代同室的状况随处可见。对此,他十分忧虑。一天晚上,已经10点了,结束了一天行程的他顾不上休息,找到三三一厂的厂长询问具体情况。当了解到房屋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家属人口发展太快,远远超过住房保障的基建进度时,他严肃地指出:“我们跟旧社会不同,我们是搞社会主义,住房问题也要解决。”然而,新中国底子薄,人口多,基建投资大,国家原本只能按步骤慢慢解决。但是,考虑到三三一厂的实际情况,他提出,能不能号召工人发扬艰苦创业、勤俭建国的精神,发动群众自己拿点钱,国家贷点款,厂里帮忙解决建材和部分经费,采取自建公助的办法,群策群力。同时,严格宿舍管理,制定合理的分房标准,防止分房苦乐不均。刘少奇关于房改的思考,使三三一厂厂长茅塞顿开。不久,按照刘少奇的指示,三三一厂召开会议,迅速制定了具体的落实措施。经过各种努力,半年后,一批职工宿舍在厂内相继落成,职工住房紧张问题很快缓解下来,原来向国家申请的55万元建房经费也一分不要了。厂里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职工分房制度,使得房屋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当年 11月,三三一厂将“自建公助”的试点情况书面报告给刘少奇,得到了他和毛泽东及其他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的一致肯定。12月18日,《人民日报》就此做了专题报道,并以《一个解决职工宿舍问题的好办法》为题发表社论。就这样,在刘少奇的指导与帮助下,一个普通而又棘手的“房荒”问题,最终迎刃而解。

刘少奇在郑州二七区炼焦厂视察时,听说劳动力都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一面称赞他们生产发展快,一面考虑到劳动力走上一线之后,许多家务事势必忙不过来。于是他提醒当地干部,要考虑到群众工作之余家中修修补补的问题,既要安排好生产,又要安排好生活,既要注意群众的一般要求,又要注意他们的特殊需要。在他的过问下,二七区炼焦厂走街串巷的流动服务组很快办了起来,理发、洗衣、缝纫、买米、买菜、买煤等服务上门,还安排了专门照料老弱病残和小孩的人员。这样,解除了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安心工作,投身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刘少奇“坐在国家主席的位子上,心里总是想着老百姓的小日子”,致力于解决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小问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无穷的心血与精力。时至今日,他立党为公、民生至上的执政理念和有关民生思考,成为了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亘古未变的真理,那就是:只有让百姓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居乐业,才会有政权稳固、社会安定、国泰民安、海晏河清。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中国共产党的近百年奋斗历程早已表明,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如习近平所指出:“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刘少奇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一切为了人民的崇高思想风范,永远留存在人民的心中!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责编:姚帅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