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18-11-17 13:48:2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鸿飞
一张慈祥的脸,说话时语速不快不慢,不急不躁。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透着一股文人的儒雅……这是祁东县育贤中学特级教师周哲留给学生的深情记忆。
周哲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长期奋斗在生物教育教学第一线,从教32年,担任班主任17年。毫不夸张地讲:在湖南的中学生物教学领域,周哲的“善讲”是出了名的。他的课堂呈现出巨大的张力和蓬勃的生命力。“听周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行云流水,如饮甘泉”,这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赞美。
潜心育人痴心教研
生物课的实验性和直观性很强,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周哲老师利用空余时间,自制教学模型及教学挂图,自行设计制作教具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堂上,他熟练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潜心教改教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周哲老师逐渐形成了自己“清晰自然”的教学风格,即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清晰的思考和准确地作业。他讲课深受学生欢迎,多次参加校级、县级“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和县电化教学比武及市、省“三优联评”多媒体优秀课件创意设计演示大赛、创新课堂教学比赛,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周哲老师的教学成绩很突出,执教的《血液循环》课获课堂教学比武省一等奖;教学设计《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参加中国教育学会2015年度中小学教学教研成果比赛,获全国一等奖。所教班的期评成绩在同年级名列前茅,所教高二年级参加全省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100﹪。所带高三班级每届超额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2008届高考人均成绩超过部分省示范性中学。2009年牵头组织的高考“培优”研究组,邓哲、肖高雄和匡杰等8位同学均考入重点大学,其中邓哲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
首次发现中国小鲵
2001年8月13日,兰州,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执行主席宣布:《中国小鲵的新发现及其生物学研究》课题获本届大赛一等奖,并获国际英特尔·英才奖。
三名女中学生接过金牌,热泪盈眶,心中的喜悦无法言说,台下响起一阵长时间的掌声。汇聚一堂的国内外教授、学者专家等科学权威无不赞赏:三位小姑娘勇闯科学殿堂,揭开了中国小鲵研究历史新的一页,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这三位小姑娘就是祁东县育贤中学的学生:严素成、高璐和匡芳,而她们的指导老师正是周哲老师。
原来,严素成国庆放假回校,带回一条似鱼非鱼、似蜥非蜥的小动物,并请来好友高璐、匡芳一起观赏,“这是不是中国小鲵呢?”匡芳看了以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据科学考证,中国小鲵跟恐龙一样,是距今三亿年前的古珍稀动物,已处于灭绝边缘,可称为“活化石”。如果是中国小鲵,就很有研究价值,可以作为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研究项目。她们立即向生物老师周哲报告。一向热心生物研究和科普工作的周老师见了这条小动物,认为可能是“活化石”—— 中国小鲵。他把这一重大发现迅速报告校长李跃进,李校长随即派人送省科研机构鉴定,确认为中国小鲵。这真是一个重大发现,李校长兴奋不已,当即决定成立“中国小鲵研究科技活动小组”,由周哲老师全面负责。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接受任务以后,周哲老师带领三名学生跋山涉水,不顾路远和艰辛,不顾蚊虫叮咬,不管酷暑严寒,多次前往发现中国小鲵的边远山区――祁东县过水坪镇颜家村,深入田间地头、溪水草丛。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创新小组终于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弄清了中国小鲵的分布情况和生活习性等,写出了《中国小鲵的新发现及其生物学研究》课题报告,得到了湖南师大一批专家教授的肯定,并最终荣获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国际英特尔•英才奖,实现了衡阳在国际英特尔奖项方面零的突破!
周哲老师利用节假日,在全校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辅导学生参加县、市、省、国家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绩突出。2001年至2005年度连续5年获全国、省级金牌奖(全国一等奖3次,“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2次),第四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提名奖,其研究成果被《衡阳日报》《湖南日报》《高中生》及《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和《走近科学》栏目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为衡阳争了光,为湖南添了彩!2017年3月,育贤中学获得“2016年至2020年度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不仅如此,周老师在教改教研方面也卓有成效。他的多篇论文发表在《生物学教学》《实验教学与仪器》《中学生物教学》《考试报》及《湖南教苑报》等国家、省级报刊上。负责主持的省级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荣膺省一等奖;参与省级课题《关于建立普通高中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研究》获得“十一五”课题成果一等奖;个人先后被评为“衡阳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参与 “十二五”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生心理问题预报系统的建立与管理研究》《多方位跟踪性教学研究》已成功结题,并被评定为优秀课题。《多方位跟踪性教学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参加湖南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成果评奖获省三等奖。
“用心灵的阳光,照亮学生的精神家园,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温暖;用心灵的色彩,缤纷学生智慧的眼睛,让学生发现世界的美丽。”这正是周哲的美丽心愿和教育理想。
有专家评价说:周哲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以极其深厚的功底,将他对生物教学的感悟挥洒得淋漓尽致。当他的双眸发亮的时候,一定是他在教学中有了新的发现,这是他最动人的时候……
这个评价很中肯,也很贴切。
责编:王梅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