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设计 2017-06-17 08:20:23
文/曾丽丽
2007年6月18日,湖南省第一个景观设计研究所在湖南省建筑设计院(HD)成立,十年来,他们于设计过程中挑灯夜战、用心良苦;于设计现场中迎风冒雨、披星戴月,完成各个类型的景观作品400多项。
十载韶光,凝聚着他们的理想与激情,他们的设计业务由单一的景观设计到与建筑、规划、市政紧密结合,形成景观+建筑、景观+规划、景观+市政等模式。十年来,他们在城市公园、城市河流综合治理、房地产景观版块成绩突出,在各区域保持巨大的影响力;他们坚持以设计研究与可研相结合的品牌影响战略,与高校、境内外国际优秀的机构联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他们率先成立湖南省首个光环境设计研究所,在我省照明设计立起一支有高度的本地品牌……慢慢长路上镌刻着孜孜不倦的足迹,得了较多的荣誉与成绩。
对于景观设计,他们,有话要讲。
景观的创作与欣赏是一个深层的充满感情的过程,创作时以情入景,欣赏时则触景生情,这情景交融的氛围,即所谓意境。
而每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点——创意。
创意可通过专业训练和经验积累获得,
也可能是自己天赋异禀的艺术想象力而激发。
但不管哪一种,
它必然是基于场地科学的创作。
创作的产生往往在不经意间,
一个字,一首诗,一件艺术品,
甚至是一片稻田,一朵花,
都是引爆创意的开始。
优秀作品的灵感来源,
总会给其他创作带来些启示。
愿每位设计师都能从日常生活、大自然、
或是生命的某个片刻里获得灵感,
创作出比优秀更优秀的作品。
爆点一:诗词歌赋
古代文人多用精炼而诗意的语言描绘所见所愿美景,现代人便从文人中借鉴以复现,是比较诗意的一种手法。每一句诗词,都是景观的书写。
巴溪洲水上公园项目的设计借引“楚辞”浪漫主义文学对当地自然景观的描述,再现河流塑造岛屿自然形态的过程,将巴溪洲打造成湘江之中的绿洲。总体设计旨在追求浪漫“楚辞”的自然景观意蕴,使之可以承载蒹葭苍苍、杨柳依依,“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审美意象。
(图:巴溪洲水上公园 荣获2015年湖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
爆点二:自然景观
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大自然是最好的灵感来源”
山水风光,森林草木
自然万物,皆是来源
从大自然中提取灵感是最能打动体验者的方式
(图:芙蓉区浏阳河风光带 荣获2016年湖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二等奖)
(浏阳河风光带河和水稻博物馆项目,规划设计以“情动浏河叙事,守望稻香芙蓉”为理念,通过丘陵地形重塑地块,改变河堤与城市高差的问题、城市与风光带有机融合的问题。)
爆点三:文字
文字,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就连在景观设计中也有着不俗的表现。用汉字、字母、数字作为设计元素,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图:东方大院 荣获2013年湖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
(荣获2015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三等奖)
爆点四:记忆
成长深处的记忆与景观相结合提取形态,在设计中于细微之处体现。
(图:长房·云时代)
爆点五:传统文化
“四羊方尊”饱含浓厚的湖湘文化气息,印章、篆刻艺术等符号也是重要的基本元素,现代景观设计有完全复制、也有半复制着古老的中华文化,无论哪一种方式,景观设计都无法与传统文化剥离,提取、创新是最好的传承。
(图:长沙湘江大道南段风光带 荣获2011年湖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二等奖 荣获2011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三等奖)
景观设计创作的灵感远远不止于此,
作为灵感的来源不计其数,
世界的奥妙是无尽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景观设计也应当跨专业、跨学科的吸取不同灵感来源
“回首十年,我们感激、感谢,因为您的扶持,我们努力让未来精彩可期;我们诚恐,唯恐虚妄与自矜短浅了发展的目光,唯恐辜负了这大好的春光和盛夏的果实;我们期盼,每个人的花朵都盛开在浓荫的大树和集体的花园,尽管人生浩淼、岁月苍茫。”
感谢对湖南省景观设计事业提供了关心和帮助的人,致敬为湖南省景观设计事业一直孜孜不倦,奋力前行的人!
责编:龙合辉
来源:湖南设计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