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7 15:01:22
文化通常是无形的,除非你拿它与另一种文化比较。故此,回乡的游子更能意识到从前熟悉事物的清晰轮廓。文化的核心是自由,特别是决定什么是有价值的自由、寻找我们所希望的那种生活方式的自由。这就像我喜欢漫不经心地四处游荡一样。它有时如同回到童年。
广东·潮州·环城西路·中山路口·2017.1.18(腊月廿一) 7:18
清寒早晨三轮车夫注视着花市的交易,寻找代客搬运的机会。阴天、低温和高湿度(约15℃,94%)的早晨里,空气中沁着清寒。他戴着一顶无边抓绒帽。
广东·潮州·环城西路·中山路口·2017.1.18(腊月廿一) 7:21
低价年花一位长者以10元的价格购得一丛比利时杜鹃(西洋杜鹃)。中国是全世界杜鹃花分布最多的国家,拥有超过一半的原产品种。但作为小型的盆裁摆设,杂交而得的比利时杜鹃因形美、叶浓、花繁而受到欢迎。
杜鹃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1987,上海园林学会等)。关于它的传说 ,常常与一些凄美的故事联系在一起。
广东·潮州·湘桥区·羊玉巷·2017.1.18(腊月廿一) 7:48
诸事顺利长者手提肉菜和斗串前行。这些由竹和纸糊制的筛状容器(内装纸钱)俗称为“斗”。每次一对,主要用来祭拜天公,以祈求合家平安和诸事顺利。临近的除夕、正月初一、初九(天公诞)或二月初一都可用到。潮州话“顺斗”意指顺顺利利——你可以想像成大米顺着斗器流出的感觉。
广东·潮州·湘桥区·西河路·西园路口·2017.1.20(腊月廿三) 7:52
黄金满载以三轮车代步的长者从附近的早集上买了一盆“黄金万两”(学名:朱砂根,Ardisia crenata)。其充满富贵气的俗称,迎合了人们对于金玉满堂的祈望。每年10-12月结果的朱砂根挂果期可达半年,那些看上去令人警觉的鲜红球果实际上可以食用。朱砂根的红色根部被作为中药材使用,主治咽喉肿痹。
广东·潮州·湘桥区·打银街·2017.1.21(腊月廿四) 15:19
现炸虾酥摊档的女主人在自家门口制作传统零食“虾酥”。这是最后的一道工序:油炸。这款比炸薯片还要松脆的玉米粉小食,包含着鲜虾、蒜头、鱼露、胡椒和盐的味道。在几十年前由东南亚传入。
她戴着一次性口罩和PE塑料手套。如今的餐饮从业者较往昔更注重自我防护与卫生,随之也产生了更多的生活垃圾。
广东·潮州·湘桥区·中山路·2017.1.31(正月初四) 18:23
老牌小摊当地首家制作和出售虾酥的小摊档(与前图无关)。由一张简易折叠桌、一个塑料整理箱和一盏LED台灯组成。作为始创者,其产品有着被广泛认可的代表性口味。虾酥的制作者已是第三代传人。
广东·潮州·湘桥区·大鱼市巷·2017.1.21(腊月廿四) 15:36
安神除邪一款带小铃铛的银制婴儿脚镯。当地称为脚环,旧俗以之为富贵美观、安神除邪之物,也有助于通过声音知悉婴儿动向。一对银脚环的售价为200多元,较10年前上升1倍多。
广东·潮州·湘桥区·大鱼市巷·2017.1.21(腊月廿四) 15:56
市场混杂61岁的郭孝平正在使用传统的脚踏式鼓风炉火枪加热一段银条。风鼓踩压产生的油汽燃烧温度可达到1400℃,能用来进行小量的熔金和焊接。在制作脚镯的过程中,每一次重新塑形前都必须将银加热。
“工序很多,熔化、浇铸、切割、碾压、锤打、焊接、组装、锉磨等等,共有十几道。”郭孝平早前从姐夫那边学到这门手艺,花了五六年时间。姐夫一家祖传从事银饰制作。“其中,难度最高的是设计和起模。”
近年来鱼龙混杂的市场产品很大程度上打击了郭孝平的产品销售。“一些同类的银饰品实际上是被称为‘苗银’的白铜(铜镍合金),材料价格相差近10倍。目前银的价格约为每公斤4000元。"他说,还有一些产品则只是在外表镀了一层银。“它与纯银的区别是拿在手里感觉比较硬”。
广东·潮州·湘桥区·大鱼市巷·2017.1.21(腊月廿四) 15:34
难以传承郭孝平把加热后的银条放进压线机里成形。较之于前辈的全手工,如今不少工序可利用机械操作,效率大幅提高。“手工活,辛苦赚不到钱。”他预计这门工艺将难以得到传承,女儿和儿子只学习了制作过程的一部分技能。
郭孝平的儿子在广州一家大型国有外贸公司工作。“双休日他就去商场租个小摊位卖银饰,生意比我还好。”郭认为,要在市场中生存下来,信誉是最重要的。
郭孝平亦工亦居的住所紧邻“打银街”——那是一条旧时金银饰品作坊、店铺扎堆聚集的街道。在处于鼎盛期的清代,潮州城里的金银作坊多达500余家,从业者超过3000人。
广东·潮州·湘桥区·中山路·五福里附近·2017.1.22(腊月廿五) 8:43
小小生意一位常年在此带从事小买卖的近郊村民。通常只出售当季的二三种水果。时下是黑籽荸荠(学名:Heleocharis caribaea)的花果期,他正在为顾客提供削皮服务。竹筐上的另一种水果是小橘子。
当地人俗称荸荠为钱葱,大概是因为其地上茎叶形同葱,地下的球茎(食用)状如钱。削皮钱葱通常用来生食或做汤料。也有人会购买削弃的钱葱皮(含抗菌成份),用来煮水清饮,有降火功效。
广东·潮州·湘桥区·中山路·2017.1.22(腊月廿五) 8:46
时代遗产住宅楼下的信箱。几乎已经成为时代遗产。如今最有可能投放到里面的是商家的印刷品或骗子的来信。过去20年,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虚拟世界成为现实。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开发的免费邮件系统Coremail在1998年3月诞生,置于163.net上,并于当年年底获得40万用户。
目前,中国人使用得最多的邮箱是腾讯公司推出的QQ邮箱。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QQ的月活跃账户数达8.77亿,每个账户都有一个相应的邮箱。
广东·潮州·湘桥区·三达尊·2017.1.22(腊月廿五) 9:05
祈福金花钱财铺(销售祭祀用品)主人展示一对祭拜申面公(司命君,灶神)用的金花。铝制镀金骨架上点缀着布制梅花,一为“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一为“财丁兴旺、合家平安”。每年腊月廿四神上天的日子,香炉上的一对金花会更换成新的。
在潮剧中,与此造型不同的一对金花会用来插在新科状元的帽子上,出现在御赐游街的情节上。俗称为“金花状元”。
灶神号曰司命,以其司人一家良贱之命也。于人朝夕罪恶,无微不察。……世人行事,但知取快一时。岂复问家有灶神,记其过犯。
——清·《太上感应篇汇编》,注释部分
广东·潮州·湘桥区·三达尊·2017.1.22(腊月廿五) 9:06
过无隐露祭祀灶神用纸马纸鹤和红鬃索(象征缰绳)。每年腊月廿四至正月初四是灶神偕同夫人上天陈报人家善恶的日子,当地民间分别于这两天祀灶,送上迎下。传说灶神是骑着神马(俗称灶马)上天的。
古人认为,“人之一家,动静居处,皆有鬼神监察”。而灶神作为其间一位,更是“过无隐露,纤悉皆言”。
广东·潮州·湘桥区·三达尊·2017.1.22(腊月廿五) 9:06
三教传统74岁的丁有光和66岁的林楚扬经营着一家钱财铺。此处的香、烛和冥镪可以满足人们祭祀祖先和敬拜神佛等活动的需要。儒佛道三教的传统在当地保留明显,这可从为数众多的宗祠、寺、庵、庙、宫看出来。人们也往往同时拥有这三种信仰。实际上它们常常混杂在一起。历史上,三大教在竞争中一直相互渗透。
钱财铺的商品几乎都来自辖区内的凤塘镇玉窑村。那里很大程度地保留着手工印刷冥镪的传统。“有用机器制造的,但我这里没有。”丁有光说手工印刷的图案和整洁度有欠缺,但人们更喜欢。
有的传统正承受着改变的压力。由于国家环保部门在2016下半年加强了对小型造纸企业的打击,原材料供应地福建就有62家企业被关闭。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印刷的用纸就会改变。原材料的紧张已在价格上表现出来,但丁有光暂时没有调价。“做的是附近邻里的生意,尖尖(薄利)就好。"他说。
广东·潮州·湘桥区·宰辅巷·2017.1.22(腊月廿五) 9:31
稍加补葺为迎接新年,男主人正在用水泥浆修补墙体剥落的抹灰。这些旧式建筑的墙体表面通常由一层厚厚泥沙和贝灰构成,在经历寒暑和风雨的侵蚀后破损。潮汕平原是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由贝壳(主要为牡蛎)烧制而成的贝灰旧时被广泛使用,它的一个优势是比石灰更柔软。
广东·潮州·江东镇·龙口村·2017.1.23(腊月廿六) 10:42
来口香烟年过八旬的长者在自制的充气轮胎小舟上享受放松的一刻——准备点燃口中的香烟。捕鱼对他说既是生活也是消遣。他使用的是当地普遍的捕鱼方式:定置刺网(俗称放莲)。数十或数百米的长带形鱼网拦截在某一水域中,鱼刺入网目或被网衣缠络后难以逃脱。
此处为韩江下游,距离出海口约28公里。受到中上游数座水利枢纽的影响,江水流速缓慢。远处陆地为龙口洲,将当前这段对分支流又再对分。
广东·潮州·江东镇·龙口村·2017.1.23(腊月廿六) 11:10
翻晒菜脯长者将早前完成腌制的菜脯(萝卜干)拿出来晾晒,以保持品质和风味。对于这类半干态轻微发酵的腌制品,紫外线可以起到防腐作用。置于稻草上的则有利于通风散热。
当地萝卜干的制作采用盐渍和日晒两种脱水方式,这比单纯的盐腌更有利于保存,口感也更好。传统上制作菜脯大约需耗时半个月,期间是一系列的白天摊开暴晒、夜里撒盐封存过程。
广东·潮州·江东镇·龙口村·2017.1.23(腊月廿六) 10:56
特色经济白萝卜是这一带主要的经济作物。但这里的村民很少把新鲜的萝卜用来出售,而是把它们制作成菜脯批发给商贩。当地的菜脯是潮州最闻名的两个出品地这一。
“种了一亩多地,预计今年可以腌制出一千多斤。”62岁的刘姓长者说。她最近的一笔交易的单价是8元一斤,共售出80斤。“今年的菜脯比较好卖”,她说。不过这种露天晾晒缺乏看管的方式,有时也会招来偷窃。
广东·潮州·江东镇·龙口村·2017.1.23(腊月廿六) 15:11
汉室旧家在刘氏宗祠前晾晒菜脯的长者。宗祠门外的一副对联是:中山裔派,汉室旧家。村里另有老爷宫,奉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161-223)为神明。每年二月初二为游神赛会(俗称闹热)之日。其时,刘备的两位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的偶像也会一同出现。
龙口村650多户人家(刘江两姓)中,约有八成人家有侨亲或侨裔——主要分布于香港和东南亚一带。
宗祠建筑遍布潮汕地区的乡镇村居。在今年广东两会的一项政协委员提案中,宗祠被认为是全球数千万潮汕人“记得住乡愁”最重要的精神圣地。提案人张见悦建议政府探索将潮汕祠堂文化体系整体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可能性。
广东·潮州·江东镇·龙口村·2017.1.23(腊月廿六) 15:44
舶来之物当地的另一主要经济作物:番薯。品种为“红心香”。这一最初由美洲印第安人种植的块根作物,先由西班牙水手于15世纪未传至吕宋(菲律宾)。至16世纪后期,又被先人分多次从东南亚来传入中国的东南沿海。种植于现广东的东莞、电白和福建的泉州、福州。潮州的地理位置邻近后者。
1976年汕头地区农业局的一项普查,显示潮汕地区共有番薯品种266个,大田种植的104个。有约20个为主要品种,适合在不同季节种植。潮安凤凰的“夫种”、凤塘的“后陇红”、磷溪的“仙田松薯”为潮州最负盛名的品种。
广东·潮州·中山路·上西平路口·2017.1.24(腊月廿七) 7:24
新年吉祥商贩正在擦去柑果上的尘土。这一直径约15厘米的大果型柑类风味欠佳,通常只是用来摆设,以增添新年的吉祥之气。售价为8元一斤。
民间常以“橘红”称之,但与用作中药材的化州橘红(柚的一个变种)并不相同。或为取其谐音“吉鸿”。柑是柚和橙杂交的产物。
广东·潮州·湘桥区·东门街·2017.1.24(腊月廿七) 7:40
全年无休64岁的玉在这里卖豆浆(早餐时段)已超过30年。多年来即便是正月初一也如常营业。这一习惯最初的起因是经济上的窘迫——除夕夜,夫妻商量如何应对给囡仔(小孩儿)派发新年利是的难题。玉做出了决定。习俗上,当地商家通常会选择在初四以后才开业。
玉的豆浆仍然保留着回忆中的童年风味。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外公每天陪我去晨跑,跑完会来一碗甜度很高的“豆浆煮蛋”加“油炸粿”(短小油条),既迅速补充血糖又足够营养。关于豆浆煮蛋会导致营养损失和难以消化的传闻很早就有,但实际上充分加热豆浆反而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因为大豆中原本所含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活性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了。
玉的豆浆煮蛋(蛋花)价格2元一碗,油炸粿1元一份。获利微薄。“来吃的为主都是一些老人家”,他们对价格敏感,而且都是老主顾。
广东·潮州·湘桥区·金聚巷·2017.1.24(腊月廿七) 7:40
要用好料43岁的许业山正在制作粿汁皮——传统小吃“粿汁”的主料。在加热的平底煎锅底部涂上一层食用油,倒下米浆,用铁匙摊开。盖上木盖,半分钟后揭盖翻面,片刻便可晾起。全程约1分钟。他每天凌晨4点多就得起床,遇上忙碌的时节,要工作至次日凌晨1至2点。图中的他只穿着内衣。
其经营以批发为主,大小活儿全由家庭成员承担。“做这个无法雇工。雇不起,也没有高科技,教了就会,然后他就开一家跟你竞争。”许业山的手艺是从之前一位租用他家商铺的老师傅那里学得的。不过,因为使用了价格更高的越南米,他的产品风味更佳。“要做好物件,就要有好材料,不能只想着利润最大化。我用的米一斤是2.6元,他们的是1.7-1.8元。”
许业山约五年前开始转为本行,之前曾在广州开了10年商铺。“还是潮州的生活节奏好,广州节奏太快。”他说。
和没有做家务或者十几岁才开始做家务的孩子相比,3-4岁就开始做家务的青年成人更有可能和家人及朋友关系融洽、学习优秀、较早实现事业成功及经济独立。
——美·明尼苏达大学名誉教授Marty Rossmann,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017.1.5
广东·潮州·湘桥区·义安路·2017.1.24(腊月廿七) 8:41
帮做家务边干家务边看手机的小女孩。对于个体户或家庭企业来说,儿童为了自身和他们家庭的生存而劳动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只要不繁重或危险,不影响上学,这样的劳动对他们而言,也是掌握必要生活技能的重要途径。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家Richard Weissbourd指出,家务还能加强孩子的同理心,教会他们如何对他人的需求做出回应(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017.1.5)。
广东·潮州·湘桥区·潮州西湖·2017.1.25(腊月廿八) 9:52
城濠之湖船工吐出一口烟,开始新一天的湖面清理工作。此处昔日为韩江泛滥而成的一段水道(绵亘十余里),至唐代江边筑堤,断而成湖。明清时期化身为护城濠(北濠),俗称“城濠池”。现存湖面长约900米,宽约80米。“西湖渔筏”为从前潮州八外景之一。
广东·潮州·湘桥区·司巷·2017.1.25(腊月廿八) 10:38
以茶待客主人正在冲工夫茶。这是当地人家日常在待客之道。茶盘上的图案——潮州广济桥及其中英文介绍——展示了这座小城的不同于昔的变化:旅游业的兴起。这座始建于宋代的、连接韩江东西岸的启闭式桥被誉为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它也是中国邮政2009年发行的粤东地区第一套地方特种邮票的题材。
广东·潮州·下水门街·庆丰潮味坊里·2017.1.25(腊月廿八) 11:11
草药粿食从粿印(模具)上脱下的鼠麴粿被放到香蕉叶上。这是一种粿皮混合了鼠麹草(学名:Gnaphalium affine)浆泥的食物,内馅通常由甜的绿豆沙或芋泥填充。鼠麹草以“怯风寒,利湿,止咳化痰”的功效而作为草药使用,它所带有的甘香味也改善了食物的口感。
鼠麴粿在大年三十的家庭祭祖活动中会被使用。旧时大多数家庭主妇都会亲自制作。其内馅也变化繁多,除了甜的、咸的,还半甜半咸的。有的地方俗称为“乒乓粿”。“粿”是米食的代称。
一个地方的特殊食物是其文化中可以持续存在的特质部分,它很难通过现代运输与通信体系成为普遍共享的文化。
广东·潮州·湘桥区·下水门街·2017.1.25(腊月廿八) 11:17
迎宾之物待售的橄榄(学名:Canarium album)。春节家居迎宾必备之物。依品质不同,售价数十元至数百元一斤不等 。旧时此地人民好食槟榔,至清末渐以橄榄代之。物非名是,时至今日,迎宾之时,人们口中仍为“请吃槟榔”。橄榄在日常里还被制作成风味小菜或小吃,如:橄榄糁、油橄榄、宋橄榄(甘草橄榄)。
广东·潮州·湘桥区·西马路·2017.1.26(腊月廿九) 17:14
广东·潮州·湘桥区·西马路·2017.1.26(腊月廿九) 17:19
镀金街道金色夕阳渲染的街道上,女子驾着本田dio54期小龟踏板摩托车去又来。摩托车的踏板上方安装了一张方便携带小孩的折叠塑料椅(前图)。她的衣着简洁合宜。迎面而来的一刻,正好是这个嘈杂街道相对清静的瞬间。
广东·潮州·湘桥区·西马路·2017.1.26(腊月廿九) 17:12
广东·潮州·湘桥区·西马路·2017.1.26(腊月廿九) 17:12
动感潮流手机已成为人们不离不弃之物,它重构了社会的联系方式 。女孩们的衣着紧跟潮流,过年穿新衣的仪式感已大大削弱。
广东·潮州·湘桥区·西马路·2017.1.26(腊月廿八) 17:24
代际差异共乘一辆人力三轮车的长者和年轻女子。后者的出生年代和成长背景已经非常不同。在她们的中间,不但有世代的隔阂,还有近30年所形成的数字鸿沟——由接近使用电脑及网络的机会,以及其能力差距而产生的。时代在变,就连这部三轮车也已经是人力与电动的混合体。
责编:戴鹏
来源:并读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