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芙蓉花开 | 轮椅上的医生,用爱行走人间——黄翀的故事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12 16:21:45

大家好,我是“芙蓉花开志愿者”、来自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谭维。

这里是“友好湖南·芙蓉花开”,湖南省残疾人文化助残项目。

140计划,慢下来,更同频。我们用每分钟140字的节奏,传递包容与平等。

今天的《听·芙蓉花开》,属于一位与轮椅为伴,却以温柔与坚韧书写生命奇迹的医生——

全国自强模范,黄翀。

她说:“我的身体被束缚在轮椅上,但灵魂从未停止生长。”

而她的生命,也正是“自强不息”的注脚。

1978年的衡南县花桥镇,一个普通的矿区家庭。一场高烧,让年仅一岁的黄翀永远失去了行走的能力。那时,她的母亲抱着诊断书,在医院的走廊里痛哭失声。

但命运的悲伤,并没有浇灭父母的坚强。“她不能走,我们就背她上学。”这一背,就是整整九年。

从矿山小道到学校教室,一百多级台阶,他们轮流背着女儿,一步步走出求学的路。

有一年,大雪封山,母亲脚下一滑摔倒,为了护住孩子,她用尽全力托举,脚踝却肿得像馒头。那一刻,黄翀暗暗对自己说——“我要考出个样儿,不辜负他们磨破的鞋底。”

后来,当高中录取通知书被塞在床底、几乎被命运封存时,母亲递给她一张报纸——上面写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五个字,为她点亮了人生的第二盏灯。

卧室就是教室,轮椅就是课桌。七年间,她靠着一盏盏煤油灯读完全部课程。冬夜冻疮裂开的手指,依然一页一页翻书。

2001年,黄翀拿到了湖南中医学院的毕业证书。那一刻,她成为了自己,也成为了家人的骄傲。

她选择行医。她说:“治病救人,是我最快乐的事。”

毕业后,她先后在川口钨矿医院和南岳区人民医院工作。身体的不便,让她频频被“特殊照顾”。夜班、楼梯、流言……她不愿成为被安排的人,于是决定——自己创业。

2004年,她在衡山路旁开了一家药房。父母卖掉家中唯一的房子,支持她10万元启动。

那年,她考取了助理医师资格;2011年,又拿下全国执业药师证。

她亲自记下药柜上每一瓶药的位置和价格,每天从早到晚,为病人仔细问诊、详细解释。“用最少的钱,买最有效的药”,是她一直坚持的信条。

患者们说:“黄医生不是为赚钱开药,她是为病人活得更好。”

她的药房,慢慢成了很多残友的“安心驿站”。

2017年,黄翀创办中医养生馆,开设艾灸课堂,拍视频教学,还聘请了多名残友及家属一起工作。

谭晓凤,就是其中之一。同样患有小儿麻痹症,曾四处求职无果。黄翀把她带进中医馆,从打杂到学针灸,最终成为她最信赖的助手。

“她不只让我有了工作,更让我重新相信自己。”——谭晓凤说。

而黄翀的另一重身份,是心理咨询师。为了教育双胞胎儿子,她考下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和高考志愿规划师证书。渐渐地,来求助的家长、孩子越来越多。

“安然小屋”,成了她帮助青少年的第二个家。

在这里,她陪伴了27个孩子走出阴影。其中一个孩子,送给她一幅画——画里,她笑着坐在轮椅上,旁边写着:“你是我的光。”

2025年5月,黄翀获评“全国自强模范”。她说:“我坐在轮椅上,但我的心一直在行走。”在治病救人的路上,她用双手托起生命;在心理辅导的路上,她用笑容照亮心灵。

从矿区女孩到中医医生,从患者到导师,她用坚毅与爱,诠释了“自强不息”的真正意义。

黄翀,是坐在轮椅上的医生,更是行走在人们心里的光。

感谢你的陪伴。愿这段声音,带给你温柔的力量。

友好湖南·芙蓉花开,我是“芙蓉花开志愿者”、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谭维。

这里是《听·芙蓉花开》,我们下期再见。

责编:黄伊婷

一审:黄伊婷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