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芙蓉花开 | 解读就业服务规范、探访地铁无障碍、邂逅阅读与友爱的空间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12 16:20:12

大家好。

这里是“友好湖南·芙蓉花开”,湖南省残疾人文化助残项目。

140计划,慢下来,更同频。我们用每分钟140字的节奏,传递包容与平等。

今天的《助·芙蓉花开》,我们继续把政策讲清楚,把生活经验传递给你,也把最新的科技助残动态送到你耳边。

今天,我们要一起聊三件事:

——一份刚刚发布的《残疾人就业服务规范》;

——一个让出行更方便的长沙地铁无障碍场景;

——还有湖南省残健融合体验中心里的“无障碍阅读空间”和“友友的店”。

首先,“惠残政策直通车”关注到的是《残疾人就业服务规范》。

前不久,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25年第31号通告,由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归口制定的《残疾人就业服务规范》正式获批。这是一份让残疾人就业更有“章可循”的地方标准。

《规范》明确了七大类服务——从职业能力评估、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到技能培训、岗位推荐、创业帮扶、用人单位服务——共46项具体要求,真正让就业过程有标准、服务有温度。

那么,这份标准能带来怎样的改变?我们来举一个例子,让大家更好理解。李某是一名下肢残疾人。过去他一直想找一份稳定的客服工作,但总是被拒。今年,区残联依照《残疾人就业服务规范》流程,为他进行了职业能力评估,发现他声音条件好、表达清晰,于是推荐他参加为期三周的远程客服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工作人员又按照“岗位匹配指导”流程,帮助他联系了本地一家电商企业。这样,李某每天在家通过无障碍电脑系统接听客户电话,还能自主安排作息。

现在,残疾人朋友能感到自己不是在被“安置”,而是被当作真正的劳动者。《规范》的落地,就是要让大家,从“被帮扶”走向“能就业”,从“有岗位”到“有发展”。

“残友生活指南针”,今天,我们来到的是长沙火车南站地铁站,这里是全省首批实现“全程无障碍出行”改造的站点之一。

地铁入口外,有盲道直接延伸至闸机前。服务台设置了低位窗口,方便轮椅乘客交流;语音购票机可以读出操作步骤;卫生间门口有明显的盲文标识和应急呼叫系统。

曾经,一位视障乘客想要乘地铁去上班,最害怕的是找不到电梯口,但现在只要听到语音提示‘右转十米’,就能顺利到达无障碍电梯。

这样的细节,很多人可能不会注意。可对残疾人朋友来说,它意味着一种“被理解”的自由。长沙地铁运营公司介绍,目前全市已有七条线路、两百余个站点完成无障碍改造,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实现“全线无障碍覆盖”。

所以,如果你在出行中发现不便之处,不妨通过“长沙地铁服务热线”或“12345政务热线”反馈建议。你的每一次反馈,都可能成为下一次改进的起点。

最后的“科技助残资讯”回到上期我们提到的湖南省残健融合体验中心,今天,我们走进它的两个特别空间——“无障碍阅读空间”和“友友的店”。

走进“无障碍阅读空间”,迎面是柔和的灯光和宽阔的走道。盲文图书、语音电子书、有声读物一应俱全。每一张阅读桌都能升降高度,适配轮椅进入。听障读者可以使用实时字幕转换屏幕,视障读者可以用智能朗读机或点字显示器阅读。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很多盲人朋友第一次听到有声书时,会流泪——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能独立‘看完’一本书。”

在中心一楼的“友友的店”,整排货架陈列着由残疾人手工制作的香皂、编织袋、书签等物品。每件商品都贴着二维码,顾客扫码付款的同时,也为残疾人创造一份收入。“以买代捐”,让公益变得自然。

这里不仅是一个店铺,更是一座连接社会与残疾人的桥。你可以在这里喝一杯手冲咖啡,也能带走一份温度。

朋友们,一份《就业服务规范》,让努力的人有了靠得住的起点;一条无障碍通道,让出行不再被台阶拦住;一个阅读空间和一家公益小店,让世界听见更多善意。

当制度、设施与科技汇聚,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友好的湖南。愿每一次努力,都能被看见;愿每一份善意,都能被听见。

如果你对政策还有疑问,或者希望我们在节目里解读某条新规定,欢迎通过湖南省残联公众号留言。

在《助·芙蓉花开》,我们愿意和你一起,把政策读懂,把生活过好,把科技用起来。

友好湖南·芙蓉花开,我们下期再见。

责编:黄伊婷

一审:黄伊婷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