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12 16:10:59
大家好,我是“芙蓉花开志愿者”、来自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文岚。
这里是“友好湖南·芙蓉花开”,湖南省残疾人文化助残项目。
140计划,慢下来,更同频。我们用每分钟140字的节奏,传递包容与平等。
今天的《听·芙蓉花开》,我们要认识一位让“说走就走的旅行”也能属于残障朋友的人——他叫杨育。他是第七届全国自强模范,湖南胜天无障碍旅游服务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湖南省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用一根拐杖,带领无数残友看见世界。
1983年,杨育出生在湖南张家界。5岁那年,一场车祸让他右腿截肢,左腿部分功能丧失,右耳永久失聪。医生说,他再也无法站立。可他偏不信。18次手术、一年多住院、两年康复训练——疼痛成了成长的背景音。
杨育说,“我最怕的不是失去双腿,而是父亲那种冷峻的目光。”
小时候,父亲是学校老师。他强迫儿子上台喊口令、做操、发言。那时的杨育,满是恐惧。直到多年以后,父亲六十岁生日那天突发重病,他守在重症监护室外,才明白——那种逼迫,是为了让他学会独立。
杨育回忆说,“如果当年父亲不逼我站起来,我可能就没有今天。”于是,当他接触到残联的工作、走访那些终日不出门的残障家庭时,他突然明白了,“真正的温柔,不是替你做,而是让你去。”
2014年,在湖南省残联组织的一次活动中,杨育第一次登上郴州苏仙岭。那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无障碍旅游”。他看到同行的残友们笑着看风景,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专门为残障人士做旅游服务?”
他开始奔走、调研、筹划。走访了三十多个城市,了解五百多名残疾朋友的出行需求。2016年,他创立了湖南胜天无障碍旅游服务发展有限公司。
同年十月,全国首届“相约张家界·旅游无障碍”体验活动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残障人士,第一次坐上专车,看见云雾缭绕的天门山,听见凤凰古城的潺潺流水。
那一刻,杨育笑着说:“我只是带大家去看看世界。”
可要让这一刻发生,他花了整整一年半时间。从残联到市政府,从景区到酒店,一次次登门拜访,一次次被问:“出了事,谁负责?”他回答:“我负责。”凭着一份笃定,他用真心换来了理解。
从那以后,无障碍旅游在张家界真正“活了起来”。景区开始自建坡道、增设电梯、改造公厕,张家界也在2024年出台了《景区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定》,成为全国首个专门针对旅游景区制定无障碍标准的城市。
如今,杨育的公司已为数万名残疾人和老年人提供出行服务。从无障碍专车、康复旅游,到志愿助残活动,他的脚印遍布山河。
“全程无障碍”的金鞭溪步道,正是他一遍遍推着轮椅勘测出来的。他说,“我希望,每个残友都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旅程。”
2025年,他登上全国自强模范报告会的讲台。拄着拐杖,他笑着对全场说:“有一天,我要建立一个全国无障碍旅游联盟。让每个省份都有残障朋友的旅行驿站。如果他们不能出门,我就用VR技术带他们‘云游四海’。”
这就是杨育,一个把拐杖变成钥匙的人。他打开的不只是山川河流,还有残友心中的那扇门——让旅行的意义,回到“人人都能出发”。
朋友们,自强不是远方的传说,而是一次次踏上旅途的勇气。当命运折断了他的双腿,他却用一根拐杖丈量山河。从张家界的峰峦到凤凰的流水,他带着残友看见了世界,也让世界看见了他们。
杨育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无障碍,不只是坡道和电梯,更是那颗不肯退缩的心。他用行动证明——每一次出发,都是生命重新盛开的方向。
感谢你的陪伴。愿这段声音,带给你温柔的力量。
友好湖南·芙蓉花开,我是“芙蓉花开志愿者”、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文岚。
这里是《听·芙蓉花开》,我们下期再见。
责编:黄伊婷
一审:黄伊婷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