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俊 湖南日报 2025-11-11 20:29:30
11月11日,周二。本周你有参加会议吗?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体验,一个重要会议开久了,明明前一晚睡得不错,却还是感到头脑昏沉、注意力难以集中。
这时候,很多人会归咎于睡眠不足或是内容枯燥。
但真正的“元凶”,可能正悄悄弥漫在你们周围的空气中,它就是二氧化碳(CO₂)。
今日科普,与你一起了解。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知识多一点】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睡眠充足地参加重要会议,开久了却头脑发昏、注意力涣散。
别归咎于内容无聊或意志力不足,真正的“元凶”可能是弥漫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传统认知认为,密闭空间头晕是“缺氧”,但现代研究推翻了这一结论:即便氧气充足,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累积到一定浓度,就会直接损伤大脑认知功能。
科学实验早已锁定临界点——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000ppm(百万分比浓度),大脑就会出现明显异常。决策能力首当其冲受损,注意力也变得“不听话”,短期记忆和信息检索能力同样遭殃。
想夺回会议效率,最简便有效的是会前开窗通风,哪怕仅提前10分钟开窗形成对流,就能大幅降低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中途休息时再开窗换气,效果更显著。
如果会议室有新风系统,应确保会议期间全程开启,让新鲜空气持续注入、污浊空气及时排出。
此时,还要控制会议规模与时长,避免20人挤在15人的小会议室,尽量开短会。
至于绿植,虽能在光照下吸收少量二氧化碳,但对人群集中产生的高浓度二氧化碳作用有限,作为改善心情的点缀更合适。
所以,下次会议再感到昏沉,不妨大胆提议:“开窗通通风吧!”
参考文字来源:蝌蚪五线谱
责编:周倜
一审:王铭俊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