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3 17:35:47
文 | 郑明望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推进清廉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的关键举措。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纪委深刻把握清廉建设的系统性、基础性特征,以抓实“清廉单元”建设为小切口,做优立德树人大文章,通过项目化管理、标杆化引领、全域化覆盖,有效破解“上热下冷”难题,将清廉建设的“施工图”转化为可见可感的“实景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廉动力”。
系统布局,项目推进:构建单元建设的“四梁八柱”
清廉单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构建科学完备的工作体系。在组织协同方面,学校构建了“党委主抓、纪委协调、部门联动、单元落实”的责任体系,党委承担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纪委发挥监督职责,加强协调指导,各职能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在党员教育、舆论引导、学生管理、职工活动中融入清廉单元建设要求,给予业务指导和支持,各二级单位则承担主体责任,负责本单元建设的具体实施,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规划引领方面,每年制定发布《“清廉湖铁”建设任务清单》,并制定《“清廉单元”建设工作方案》,对建设目标、基本原则、创建内容、开展形式等进行了详尽规定,明确了“六个一”,即“一个有本单元特色的清廉阵地、一套结合单元实际情况的廉政或监督规定、一系列廉洁文化宣传教育材料、一系列清廉文化产品、一场凸显单元特色的清廉文化活动、一份‘一单元一品’典型经验材料”的验收标准,并配套制定《“清廉单元”建设资金使用说明》,为各二级单位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在实施推进方面,创新采用项目化管理模式,建立“年初部署、月度提醒、中期检查、年末验收”的动态督导机制,每年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和清廉建设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组织专家团队开展项目申报和评审,严格把关项目质量,对立项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通过工作联络群实时跟踪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建设任务按时保质完成,用全过程管理有效避免了“重立项轻建设”的现象。
精准滴灌,特色培育:激发单元建设的“内生动力”
学校尊重不同单元的特性差异,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引领,鼓励各单元结合自身功能定位、专业特色与文化内涵,打造“一单元一品”的清廉品牌。在机关层面,聚焦权力运行风险点,推动财务、资产、基建等重点部门优化流程、完善制度、深化公开,着力建设运行规范、务实高效的“清廉机关”,提升治理效能。在教学单位层面,支持二级学院将清廉元素深度融入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如“清廉人工智能”项目融合严谨求真的专业精神,“清廉商院”项目嵌入诚信、契约、风险意识等商业伦理,“清廉马院”项目则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使清廉文化与专业教育同频共振。在基层单元层面,推进廉洁文化“进课堂、进晨会、进班会、进宿舍、进学生组织”等活动,将公平公正、诚实守信、遵规守纪、勤俭节约等理念融入日常管理,在奖助学金评定、学生干部选拔、评优评先等环节严格程序、透明操作,培育积极向上的班风、舍风和学风。在整体氛围营造方面,学校依托廉洁文化作品征集、廉政知识竞赛、廉政微党课、廉洁文艺作品展演等品牌活动,以及开学、入职“廉洁第一课”等契机,营造“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使清廉理念深入人心。
开放协同,辐射赋能:拓展单元建设的“广度深度”
学校秉持开放理念,推动清廉单元建设向校企合作、校地协同领域延伸,提升品牌影响力与辐射力。在校企合作共建中,通过同上一堂廉政党课、同上一堂廉洁实践课、共签廉洁协议、共守职业规范等方式,将清廉要求融入订单培养、学徒制、顶岗实习等环节,携手企业共建“亲清”合作关系,共育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人才。在校地互动中,主动对接地方纪委监委、宣传部门及社区,共建共享廉政教育基地(如杨得志故居、李立三故居),有序开放校内“清廉湖铁广场”“清廉单元宣传阵地”等廉洁文化阵地,组织教师为地方提供廉洁党课与理论宣讲服务,实现资源互补、经验互鉴,拓展了清廉建设的社会辐射面,提升了“清廉湖铁”的社会效益。
经过持续探索,学校构建起层次分明、覆盖广泛的清廉单元体系,打造了“清廉纪检之家”“清廉读书阵地”“清廉马院”等一批特色品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及制度成果,学校连续五年获省教育厅直属单位“清廉学校”建设(纪检监察)考核“优秀”,获湖南省教育系统2024年度“四个一批”廉洁文化宣传月“先进单位”,工作案例入选《省教育系统2024年纪检监察特色亮点工作汇编》。学校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教师廉洁从教意识、学生诚信守纪意识显著增强,治理效能和育人环境持续优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展望未来,学校将久久为功深化清廉单元建设,以一个个“小单元”的清风正气,汇聚成全校的朗朗乾坤,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湖铁力量。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年度课题《高校纪检监察与审计“双轮驱动”监督机制的研究与实践》(XJK20CJG005)、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自筹课题《湖南高校内部审计助推监督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与实践》(XSP2023GLC065)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