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7 10:10:13
文 | 谭璇
国务院近日批复《长株潭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一场打破体制壁垒、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改革正于湘江之畔启幕。技术、土地、资本等要素加速流动,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为基层治理提出新的考题。要素的“加速度”,不能风险的“放大器”;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安全与秩序的底座支撑。基层既是改革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安全防线的“第一道关口”。在这场改革浪潮中,基层干部唯有当好“先锋”、守好“门槛”,调好“秩序”,才能让“加速度”更有“安全感”。
一、当好改革先锋者——让要素“活”起来
长株潭综合改革的核心在“活”。乡镇作为要素流动的末梢神经和政策落地的“施工队”,要从“执行者”转为“推动者”,当好改革的先锋者。一要主动靠前服务。推行企业“帮代办”“一窗办结”等机制,打通要素流通的“最后一公里”;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让土地、能耗、环评等要素实现并联办理。二要敢于创新突破。探索项目联审、用地灵活配置、企业信用赋能等制度,让政策真正“活”起来。三要强化宣传引导,让企业、群众懂政策、会用政策,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基层只有当好“活力源头”,让市场的“水流”在乡镇奔腾起来,改革的效应才能从文件精神变成发展实景。
二、当好安全守门人——让发展“稳”下来
改革带来项目加速、产业聚集,也让安全风险同步上升。乡镇必须当好安全生产的“守门人”,筑牢高质量发展的“防火墙”。要将安全监管关口前移,把安全评估纳入项目立项和招商引资全过程,做到“安全不过关、项目不落地”。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安全培训常态化、隐患排查制度化,坚决防止“带病运行”。同时,要强化执法检查力量,借助数字化监管手段实现风险动态监测、预警响应。安全生产从来不是发展的“附属项”,而是发展的“生命线”。基层干部要始终怀揣“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用“隐患清零”的决心,守好安全防线、护好发展底盘。
三、当好协同组织者——让治理“强”起来
要素流动越快,治理协同越显重要。乡镇要当好统筹协调的“组织者”,在“放活”与“管好”之间找到平衡点。要强化部门协作,推动安监、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力量整合,形成信息互通、联动治理的工作格局。要用好数据要素,建立项目审批、企业信用、隐患排查“一张图”,让治理更加精准。要鼓励社会共治,发挥企业自律、群众监督的作用,建立“安全积分制”“隐患曝光台”等机制,让安全与责任成为共同语言。基层治理的现代化,不仅在于制度完善,更在于组织力与执行力的提升。当好“协同组织者”,才能让要素流动更有秩序,让发展的步伐更稳更远。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既是经济体制的深刻重塑,也是基层治理的现实考验。基层干部不是这场改革的“旁观者”,而是最直接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唯有当好改革先锋、守牢安全底线、强化协同治理,才能让安全成为发展的底色,让责任成为改革的共识。当“安全感”与“加速度”同频共振,改革的脚步才能更稳、更远,在三湘大地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作者单位:醴陵市孙家湾镇人民政府)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